腧穴的主治规律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4-22 18:28:29
每个腧穴都有较广泛的主治范围。这与其所属经络和所在部位的不同有直接关系。无论腧穴的局部治疗作用,还是邻近或远隔部位的治疗作用,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一句话就是“经络所通,主治所及”。如要掌握腧穴的主治规律,一般可以从腧穴的分经、分部两方面来归纳。
分经主治规律
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既能主治本经的病证,又能主治二经相同的病证,或主治三经相同的病证。说明分经主治既有其特性,又有其共性。兹将各经腧穴主治的异同分经列表如下:
手三阴经
经名
|
本经病 休 闲 居 编 辑
|
二经病
|
三经病
|
手太阴
|
肺、喉病
|
|
胸部病
|
手厥阴
手少阴
|
心、胃病
心病
|
神志病
|
手三阳经
经名
| 本经病
| 二经病
| 三经病
|
手阳明经
| 前头、鼻、口、齿病
|
| 眼病、咽喉病、热病
|
手少阳经
手太阳经
| 侧头、胁、肋病
后头、肩胛、神志病
| 耳病 |
足三阳经
经名
| 本经病
| 二经病
| 三经病
|
足阳明经
|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病
|
| 神志病、热病
|
足少阳经
足太阳经
| 侧头、耳病、胁肋病
后头病、背腰、脏腑病
| 眼病 |
足三阴经
经名
| 本经病
| 三经病
|
足太阴病
足厥阴病
足少阴病
| 脾胃病
肝病
肾、肺、咽喉病
| 前阴病、妇科病 |
任督二脉
经名
| 本经病
| 二经病
|
任脉
督脉
| 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
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
| 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
分部主治规律
十四经腧穴的分部主治各有其特点:如头、面、颈项部的腧穴,除个别能治全身性疾患或四肢疾患外,绝大多数均治局部病证;胸腹部腧穴,大多可治脏腑及急性疾患;背腰部腧穴,除少数能治下肢病外,大多可治局部病证、脏腑和慢性疾患;少腹部腧穴,除能主治脏腑疾患外,还能治全身性疾患;四肢部膝肘部以上的腧穴,以治局部病证为主;肘膝以下至腕、踝部的腧穴,除能治局部病证外,还能治脏腑疾患;腕、踝以下的腧穴,除能治局部病证外,还能治头面、五官病证,以及发热、神志病等全身疾患。兹将各部数腧穴的主治范围归纳列表如下:
头面颈项部
分 部
| 主 治
|
前头、侧头区 后 头 区 项 区 眼 区 鼻 区 颈 区
| 眼、鼻病
神志、局部病
神志、喑哑、咽喉、眼、头项病
眼病
鼻病
舌、咽喉、喑哑、哮喘、食管、颈部病 |
胸膺胁腹部
分 部
| 主 治
|
胸膺部
腹部
少腹部
| 胸、肺、心病
肝、胆、脾、胃病
经带、前阴、肾、膀胱、肠病 |
肩背腰尻部
分 部
| 主 治
|
肩胛部
背部
背腰部
腰尻部
| 局部、头项痛
肺、心病
肝、胆、脾、胃病
肾、膀胱、肠、后阴、经带病 |
腋胁侧腹部
分 部
| 主 治
|
胸胁部
侧腹部
| 肝、胆病、局部病
脾、胃病、经带病 |
上肢内侧部
分 部
| 主 治
|
上肢内侧部
前臂内侧部
掌指内侧部
| 肘臂内侧病
胸、肺、心、咽喉、胃、神志病
神志病、发热病、昏迷、急救 |
上肢外侧部
分 部
| 主 治
|
上臂外侧部
前臂外侧部
掌指外侧部
| 肩、臂、肘、外侧病
头、眼、鼻、口、齿、咽喉、胁肋、肩胛、神志、发热病
咽喉、发热病、急救 |
下肢后面部
分 部
| 主 治
|
大腿后面
小腿头面
跟后、足外侧
| 臀股部病
腰背、后阴病
头、项、背腰、眼、神志、发热病 |
下肢前面部
分 部
| 主 治
|
大腿前面
小腿前面
足跗前面
| 腿膝部病
胃肠病
前头、口齿、咽喉、胃肠、神志、发热病 |
下肢内侧部
分 部
| 主 治
|
大腿内侧
小腿内侧
足内侧
| 经带、小溲、前阴病
经带、脾胃、前阴、小溲病
经带、脾胃、肝、前阴、肾、肺、咽喉病 |
下肢外侧部
分 部
| 主 治
|
大腿外侧
小腿外侧
足外侧
| 腰尻、膝股关节病
胸胁、颈项、眼、侧头部病
侧头部、眼、耳、胁肋、发热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