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外治方法如何具体操作?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5-10 19:06:32
(1)敷贴法
这是将药物制成软膏、药饼或研粉,撒于普通的膏药上,敷贴于局部的一种外治法。如一贴灵治疗腹泻。休 闲居 编 辑
(2)佩戴法
是将药物研成粉末,装入特制的布袋内,佩戴在或系在人体的一定部位。一般选用药多具有芳香气窜气味,如用丁香、木香、砂仁、良姜、藿香、干姜,研成细面,装入布袋制成香囊,置于内衣,固定在脐上可起到理气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用于寒凝气滞腹痛等。
(3)灌肠法
将中药制成小剂量或大剂量的煎剂,做保留灌肠或清洁灌肠,通过直肠粘膜给药,作用快,无痛苦。如马齿苋、黄连、黄柏、银花、木香、藿香等制成小剂量煎剂,做保留灌肠,可用于治疗湿热腹泻。用大黄、生地、元参、莱菔子、元明粉做成大剂量煎剂,可用于实热便秘。
(4)拔罐法
又名吸筒疗法,是以一种杯罐做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使之吸于皮肤,造成血瘀现象的一种疗法。一般罐子分为竹罐、陶罐、铜罐、铁罐、玻璃罐、抽气罐等,目前铁罐、铜罐不多用,在北方竹罐也不多用。吸拔方法 ①投火法:用小纸条点火后,投入罐内,不待纸条燃完,迅即将罐罩在应拔的部位上。②闪火法:用长纸条或用小镊子夹酒精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烧一下,再撤出,迅速将罐子罩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③贴棉法:用1厘米见方的棉花一块,不要过厚,略浸酒精,贴在罐内壁上中段用火柴点着,罩于选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④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烧及传热的块状物,直径2~3 厘米,放在应拔的部位,上置小酒精棉球,点燃后将火罐扣上,可产生较强吸力。架火法拔罐法一般适用于风湿痛,腹痛,胃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痛,目赤肿痛,毒蛇咬伤及疮疡初起未溃时等。在本书中主要用于寒凝气滞腹痛和脾胃虚寒型腹泻。
各种罐法的运用:①单罐:用于病变较小的部位或压痛点,按病变或压痛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上肌肌腱炎在肩FECE穴处拔罐等。②多罐: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受病组织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情吸拔数个乃至十数个。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吸拔多个火罐,称为“排罐法”。③闪罐:罐子拔上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皮肤麻木或机能减退的虚症病例。④ 留罐:用于一般的病例,罐子拔上后,须留置一定时间,一般留置5~15分钟。⑤走罐:又称推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脊背、大腿等。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⑥针罐:先在一定部位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的刺激后,将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为中心,拔上火罐。多用于风湿病。 针罐拔罐时应注意:①根据身材大小,选择罐子的大小。②选用投火法,或闪火法时,点燃的酒精棉球要放在罐里燃烧,火焰不能烧到罐口,以免灼伤皮肤。③起罐时间一般在拔罐10~15分钟时。在罐口相对应的部位用手指轻压一下皮肤,使外面气体充入,即可起下罐子,忌生拔、猛拽,以免损伤皮肤。
(5)耳针疗法
是针刺耳廓特定穴位的一种治法,应用时将针快速刺入选定的穴位,捻转数次。耳针穴位治疗的适应症绝大部分与穴位命名有关,其中包括:①以组织器官或部位命名,分别治疗该组织、器官或部位的病症,如肛门穴可治疗肛门瘙痒、肛裂、痔疮、脱肛。②按穴位的特定效应或其主治病症命名,如过敏点适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患;平喘穴有镇咳、止喘等作用;兴奋点治疗嗜睡病及精神萎顿;降压点可降低血压而治高血压、血管性头痛等。此外还有按耳廓的部位命名,如耳轮1~6,耳尖穴等,都有治疗扁桃体炎,或退热降压的作用。
耳针是中医很有特色的一种外治疗法,源于传统的针灸学,又融现代的解剖学、生理学为一炉,它既与中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现代的解剖学、生理学不可分割。目前尚未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耳针具有适应症广、奏效迅速、操作简便、经济价廉、副作用少等优点,又不受条件场所限制,适应于各种年龄组的人。
(6)灸法
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透入肌肤,通过经络的作用来温通气血,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的常用材料多以艾绒为主。艾绒,味苦、辛,生的性温,炙的性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理气血,逐寒湿,透诸经而除百病。
灸法艾灸法艾炷灸:直接灸:化脓灸、非化脓灸
间接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
艾卷灸:艾条灸、太乙神针、雷火针
温筒灸
其他灸法日光灸
电灸
天灸(药物发泡法):毛茛灸、斑蝥灸、旱莲灸、蒜泥灸
适应症:适应于虚证、寒证。
(7)药浴
是医生针对病情而处方开药,经煎煮后,洗浴局部病灶,或全身洗浴的一种疗法,一般用于皮肤病、风湿病、关节痛和软组织损伤等病症。
(8)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疗法,是通过推、揉、按、摩、掐、捏、运等手法对脏腑的阴阳失衡进行调整。它的主要功能:①对气血的作用,是通过健脾胃,促使人体气血的生成,同时通过疏通经络,加强肝的疏泄功能,促进气机的调畅,这样又加强了气生血、行血、摄血的功能,使人体气血充盈而调畅。②通过运用补泻的手法作用,对内脏功能进行调节。“补”是补正气的不足,“泻”是泻邪气的有余,通过补不足泻有余来完成调节阴阳平衡的目的。
(9)温熨法
温熨法是将治疗用的药品,或与盐、麦麸等同时加温炒热,倒入布包,温熨脐腹部或病变部位的一种疗法。温熨同时轻轻揉按(辅助作用)直到疾病缓解为止。冷后再重新加热,如此重复使用。适用于寒凝气滞腹痛。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