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平均期望寿命并不低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6-15 08:27:54
日前,由我国人口学、统计学、公共卫生、社会学等领域多位专家参与的“中年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预期寿命高出普通人群8年左右。这项大型科学研究的结论,改变了人们头脑中知识分子平均寿命比普通人短的印象。
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任课题组组长的该调查,始于2004年7月,集中了国内人口学、统计学、公共卫生、社会学等领域专家学者的工作,今年得出结论,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预期寿命为:男性77.8岁,女性81.7岁。
比照我国第四次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得出的全国总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71.4岁,其中男性为69.6岁,女性为73.3岁,我国知识分子的平均预期寿命高出普通人群8年左右。
对此,该项研究的负责人翟振武教授认为,作为中年知识分子,他们无论是生活水平、收入水平、医疗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是优于普通人群的,所以他们平均预期寿命高是正常的,低反而不是正常的,这和国外的状况是一致的。我们不能用个别知识分子的英年早逝得出知识分子整体平均寿命低的结论。
有关专家指出,寿命是多种条件下的综合结果,涉及工作(劳动)强度和时间、保健、营养、生活方式、健康常识、心理状况等。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虽说比上不足,但比下是有余的。在工资待遇、保健和退休保障等方面,他们比起农民工和城市很多低收入人群显然要更优越,至少他们更懂得保健知识。
判断人类寿命不能混淆“平均死亡年龄”和“人均预期寿命”这两个基本的人口学概念。“平均死亡年龄”是指所有死者年龄的平均值,有两个算法,即同批人角度和同期人角度。同期人角度是将一段时期内(比如一年内)各个年龄的死亡者汇集在一起,计算他们的平均年龄。
但是,用“同期人”方法计算的平均死亡年龄有很大的不科学性或缺陷,会因死亡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而严重扭曲寿命统计。比如,如果一个人口群或民族的年龄结构比较年老,其平均死亡年龄就比较高;反之,则平均死亡年龄就比较低。
正由于此,国内国际人口学界的共识是,用平均预期寿命(期望寿命)来衡量寿命。它的含义是已经活到一定岁数的人平均还能再活的年数。在不特别指明岁数的情况下,人口预期寿命或人均预期寿命就是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例如,200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为71.4岁,指的是按照2000年的死亡水平,刚出生的人口平均可以活71.4年。
休 闲 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