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来一点“惩罚教育”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6-26 08:15:27
这是我读过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有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总统,就是里根。休 闲 居 编 辑
这个故事,对我们改变以往固有的、传统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很有启发。
时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孩子是“夸”出来的。于是,许多孩子从小就喜欢听好话,即使做错了事,也不去主动承担责任,而是大多由父母去向别人赔礼道歉。倘若家长一味充当孩子的保护伞,孩子就不会为自己的愧疚担责。久而久之,他们可能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辨是非,这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无疑是不利的。
笔者所说的“惩罚教育”,绝不是体罚,更不是伤害,也不是心理上的虐待和歧视,而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技巧。这种教育方式,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的绝对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去伤害他们,使之失去自信。从某种程度上说,“惩罚教育”甚至比赏识教育更尊重孩子的自信。只有有了自信,孩子才会乐于接受惩罚。对家长而言,对孩子进行“惩罚教育”时,不能对孩子施加超过其自身所能承受的过高压力,以致孩子认为不能实现而不去尝试。另外,对孩子不能有太多的“怜悯”之心,否则,“惩罚” 教育容易半途而废。
其实,大凡孩子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戒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教育”,是符合其心理需求的。当然,在进行“惩罚教育”时,还需要家长与孩子相互平等,并达成默契。这样,孩子会认为,家长不是有意制造麻烦。就拿孩子损坏别人的财物来说,家长只是一味地无偿给孩子提供赔偿,或者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责骂,这不啻于在包庇孩子的行为。另一种情形是,尽管由家长代孩子赔偿,但家长有言在先,或者通过某种方式与孩子订立“君子协定”,孩子必然心存感激,并且通过正当途径实现承诺。
时下,在很多地方的公共场所,张贴着诸如“不准损坏花草树木”、“不准随地吐痰”等标语。一旦有孩子踩坏了一盆花,怎么办?如果家长迅速掏出5元或10元来赔偿,孩子定会认为“损坏花草不要紧,反正有家长买单”;如果家长带着孩子到花卉市场购买同样一盆花来赔偿,并要孩子给管理人员解释清楚,这件事就可能给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从而引以为戒,这自然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