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不通
人气:
51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7-11 10:09:45
>>>>>>>>提问小时候和朋友一起玩,被踢了一脚,正中双眼鼻梁处,现在鼻梁看上去与正常的一样,但是用手感觉,是能知道鼻子陷下去了,有时感觉鼻子吸气不正常,请问有什么方法,让我的鼻梁恢复啊,至少,呼吸正常些。
还有耳上有一瘘管,以前一直流豆腐之类的东西,现在少了,能切除吗?感觉它带的我左半边脑子都有问题....
休 闲 居 编辑
谁知道鸡眼的方法啊!!!!!!
>>>>>>>>休闲养生网回答:鞍鼻畸形是指鼻梁外形扁平,或向内塌陷凹入呈马鞍状,称为鞍鼻畸形。重度畸形,还有鼻长径短缩、鼻尖低并向后仰,致鼻前孔朝前上方,出现碟状脸畸形。鞍鼻主要系由于构成鼻支架的鼻骨和中隔的破坏所致,或还有鼻腔内壁粘膜损伤后疤痕挛缩的合并因素存在。 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后天性多系外伤、感染或鼻中隔手术后引起鼻梁塌陷。单纯性者,皮肤和鼻腔粘膜完整、无功能障碍。复杂性者除鼻梁低陷外,尚合并鼻外部皮肤、鼻腔内粘膜、鼻骨的缺损或疤痕挛缩等。治疗多用组织移植充填法或内嵌植皮假体支撑法。
临床表现
1.鼻梁低平或凹陷; 2.复杂性者合并鼻外部皮肤,鼻腔内粘膜、鼻骨的缺损或疤痕挛缩,鼻中隔缺损; 3.坏疽性口炎者合并鼻小柱、上唇缺损。
诊断依据
1.先天性单纯性鞍鼻与生俱存; 2.后天性有外伤、感染和鼻中隔手术史; 3.鼻梁低平或凹陷; 4.鼻部皮肤、粘膜、鼻骨、鼻中隔缺损或疤痕挛缩,还可合并鼻小柱、上唇缺损。
治疗原则
1.单纯性鞍鼻:行隆鼻术。移植的组织为软骨、骨或医用矽胶等组织代用品,以自体软骨或骨为好。 2.复杂性鞍鼻:疤痕切除松解植皮或皮瓣转移法;内嵌植皮假体支撑法。
用药原则
1.一般情况下手术时,用药以用药框限“A”、“B”为主。 2.经济条件许可或术后发生感染“A”项药无效时,用药可以包括用药框限“A”、“B”、“C”。
辅助检查
1.一般情况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复什的畸形或手术后有并发症时,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
疗效评价
1.治愈:鼻梁恢复平直,鼻尖已不向下突、鼻唇角略大于90°。 2.好转:鼻梁恢复较平直,鼻唇角接近90°。 3.未愈:鼻梁低凹未恢复。
专家提示
鞍鼻是指鼻根和鼻梁的低平或凹陷的外形异常,除个别严重的鞍鼻畸形外,一般不产生功能方面的问题。常见的鞍鼻给人产生容貌上的缺陷,促使众多的人求助于手术的力量。普通鞍鼻的手术纠正效果非常显著,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手术的方法是在鼻根和鼻梁凹陷的部位植入固体矽胶或者羟基磷灰石。提醒术者警惕的是不要接受所谓的注射矽胶的方法,虽然方法简单,但可能会带来无法纠正的不良后果。另外也要告知已行手术者,行隆鼻手术以后,万一出现局部的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到美容整形外科就诊,并告知曾行手术的病史,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概述: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耳科疾病。为胚胎期形成耳廓的第一、第二腮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致。瘘管是一种可有分枝而弯曲的盲管,其外口常位于耳轮脚前上方。管腔盖有复层鳞状上皮,腔内含有鳞屑物,挤压瘘口周围,偶有少许粘稠皮脂腺样物自瘘口溢出。一旦感染,则红肿痛而化脓,可反复发作。本病属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
1、大多是位于耳轮脚前的肓管。多为双侧性。平时除可挤出少许白色积存物外,无自觉症状。
2、感染时局部红、肿、热、痛或形成脓肿。反复发生感染则形成脓瘘或皮肤疤痕。
诊断依据:
1、耳轮脚前有瘘口,常无症状。
2、挤压瘘口周围可有少许白色积存物流出。
3、感染时局部红肿热痛或形成脓肿。反复感染则形成脓瘘或皮肤疤痕。
治疗原则:
1、无症状者不需治疗。
2、反复感染者,待炎症控制后行瘘管摘除术。
用药原则:
1、合并感染者应用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
2、反复感染形成脓瘘者,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包括新特物药)。
疗效评价:治愈:瘘管切除,伤口愈合。
本病是遗传性疾病。无症状时不须治疗。继发感染时,可以全身应用抗生素。对已形成脓肿者,应先切开引流。本病有反复发作趋向,因此,控制感染后,应当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将瘘管彻底切除,以免复发。
鸡眼的治疗方法:现在的乡镇医院在鸡眼上打一针,就可以好,因为我也得过鸡眼,你上医院的外科,说我脚上有鸡眼打封闭针,就行了,因为我打过,当时有一点疼,大约过半个月,就好了。
祝你早日健康。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