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程10大意外状况大解析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7-17 08:48:18
数十年前,医药还不很发达的时候,分娩的过程就被认为是“大命换小命”,可见在分娩时会发生很多意外状况。虽然现代科学已经把各种危险尽量降低,但仍会有些情况让妇产科医师措手不及,或是陷入该救妈妈还是先保孩子的两难境地。下面,我们特归纳出产程中的10大意外,为了让准妈妈们能多加防范,做好心理准备,以最轻松的心情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休 闲 居 编 辑
1.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绝大多数发生在准妈妈怀孕28周之后,会伴随出血现象,其特点是无痛性出血,常发生在半夜,医师通常要依靠超声波检查来诊断,不过,有时候连超声波都检查不出。
由于胎盘盖到了子宫颈口,当胎儿要从子宫颈口出来时,一收缩子宫颈口就会扩张,一扩张就会与胎盘剥离而出血,大部分孕妇不会感到疼痛,但是,出血量却是一次比一次多。
"前置胎盘"又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完全型、部分型、边缘型及低位型。除了完全型和部分型前置胎盘的孕妇需要剖宫产外,边缘型和低位型前置胎盘者可以考虑自然分娩。不过,出血量如果非常多,多到威胁了妈妈的安全,医师都会施行剖宫产,并且尽量不安胎。因此,建议有前置胎盘的孕妇一定要多卧床休息,少活动,尽量不要憋尿,这样才能稍微控制出血。
2.胎盘早期剥离
“胎盘早期剥离(胎盘早剥)”是非常难以诊断的一种情况。因为胎盘通常应该在胎儿出生后才与子宫分离,但"胎盘早剥"却是胎盘在胎儿尚未出生前就已经剥离了。由于胎盘是胎儿营养和氧气的来源,所以,胎盘一旦剥离后,就没有氧气输送给胎儿了,胎儿会如果胎儿已经感染,即使通过手术分娩出来,仍很危险,在新生儿阶段就很可能存在很多问题,甚马上出现缺氧现象。
“胎盘早剥”的最大特点是出血,并有剧烈腹部疼痛。如果发生在分娩的过程中,这种疼痛和分娩的疼痛混合在一起,会使医师难以诊断;如果发生在孕期33~35周时,由于已经有很明显的疼痛,而且整个子宫变得硬邦邦的,所以,医师可以使用一些仪器和手段来决定是否需要紧急处理。
“胎盘早剥”常常和孕妇的高血压、糖尿病和前置胎盘有关,但更多的是原因不明确。医师除了靠母体羊水是否带血来判断外,有时还得靠超声波检查及临床症状来诊断,例如:胎儿是否有心跳的明显变化?即使不是胎盘早剥,但胎儿心率明显变缓,医师也会尽快施行剖宫产,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3.胎儿缺氧窒息
这就是所谓的"胎儿窘迫",是指通过胎儿的心跳变化判断出他有缺氧或不舒服的现象,也就是当胎儿血液中的含氧量低到一定程度时,胎儿的心跳就会变慢。“胎儿窘迫”可出现许多不同的情况,例如:胎儿心跳变快、变慢、心率变化小、羊水里有胎便,缺氧的原因主要有脐带受到压迫、子宫收缩太强、胎盘功能不好、脐带绕颈、破水太久而没有羊水等等。
由于胎儿发生窘迫,其心跳会发生变化,所以,医师会用胎心监护仪来观察胎儿心跳的变化。正常的胎儿心跳应在每分钟120~160次,并呈现上下波动的曲线。如果胎儿心跳每分钟超过160次或低于120次,都提示胎儿存在宫内缺氧的情况。
当然,也不是每个胎儿心跳变慢都属于窘迫,有的窘迫只是短暂的,很快就可恢复,医师只须给产妇氧、输注大量液体,或让妈妈侧躺就可以改善状况了。万一出现严重的胎儿窘迫,会危害到胎儿的生命时,医师会采取措施,让孩子尽快出生。
4.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如果妇女在怀孕的过程中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或其中的两种症状时,就被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那些孕前没有高血压,但在怀孕20周开始出现上述症状时,就可以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当孕妇血压太高时,会造成意识模糊、肝脏肿大、眼底出血、肝功异常、大脑病变等等,严重时会产生子痫,进而威胁母婴生命。此时,医师常常迫于形势而提早协助孕妇将胎儿产下。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会先考虑催产,如果时间紧迫或催产无效,会立即施行剖宫产。
在治疗方面,除了提早分娩外,医师会建议孕妇要多卧床休息,多吃高蛋白的食物以减轻水肿,尽量身处安静的环境中,服用适当的降血压药物等。目前有研究认为孕妇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每天50~100毫克)或大量的钙(每天2克以上)可能有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作用。
5.脐带脱垂
“脐带脱垂”绝大部分发生在胎位不正、破水的情况下。如果胎儿的胎位是“足位”,也就是在子宫内双脚朝下,当一只脚滑下时,脐带常常会跟着滑落。如果胎位正常,但胎头仍没进入骨盆腔固定,此时如果发生脐带脱垂的话,胎儿反而更危险,因为母体一旦出现破水,胎儿脐带脱垂下来,胎头可能因为往下降而直接压迫到脐带,也就是胎儿自己把自己的血液供应阻断了,这会在3分钟内造成胎儿极为严重的缺氧或死亡。
所以,医师通常会让产妇"头低脚高"地躺着,好让胎头或胎儿身体离开压迫位置,再将手伸入产道内,将胎儿往上顶,使胎儿不要压迫到脐带,然后赶紧施行剖宫产。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仍要在产妇下方,协助主要医师用手将胎儿顶住并往上推,以方便医师直接从上方尽快将胎儿拉出。所以,一旦出现胎儿脐带脱垂,孕妇最好能平躺着,并尽快由家人送往医院。
6.产中及产后大出血
分娩时本来就会出血,例如: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内的出血。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出血量如果超过400毫升,就认为是“大出血”。
如果产妇在产程中大出血,而胎儿仍无法尽快娩出时,医师通常会考虑产妇的安全而施行剖宫产,然后,再寻找出血点,采取措施止血。
导致产中及产后大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子宫收缩不好或产道裂伤等,医师会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止血,包括伤口缝合、加强子宫收缩或尽量将不完全剥离的胎盘刮干净等。
如果在处理后仍继续流血,就得打开腹腔,将产妇的子宫动脉或某些特殊的大血管绑住,做“血管结扎手术”以减少出血量。如果仍未找到出血点,必要时,只好采取“子宫切除手术”来止血了。
万一连子宫切除都无效时,就要采取“压迫性”止血方式,甚至用血管摄影来做血管栓塞性的止血。因此,这种产中或产后大出血一向是妇产科医师很头疼的事,因为止血很困难。
7.子宫破裂
20多年前的“子宫破裂”,绝大多数发生于分娩过多胎的妈妈,是由于子宫长期撑开,导致子宫壁被撑得很薄,产妇在强力收缩的时候造成子宫破裂。近年来的“子宫破裂”则常见于做过剖宫产的准妈妈,在她生产下一胎时力图自然分娩。不过,此类破裂较多见于"直式剖宫产",而目前新式的"横切式"剖宫产较不易发生子宫破裂。
至于子宫破裂的前兆,包括胎儿心跳变慢出现窘迫现象,可从产妇腹部清楚地摸到胎儿的肢体或躯干。如果产妇的肚子膨胀得很厉害,这是发生了内出血,而且出血量非常大。
因此,产妇发生子宫破裂时,医师的选择只有一个--尽快施行剖宫产。
8.早期破水合并感染
以往认为孕妇破水24小时后,胎儿容易有感染现象,现在则认为破水18小时后,胎儿的感染机会就会增高。那么产妇破水是否一定要施行剖宫产呢?其实,只有在胎儿已经有感染迹象,而又无法很快经阴道娩出时才需要手术。总之,尽快生下孩子为原则。
一般情况下,产妇开始出现发热、心跳加快、羊水有异味、肚子有压痛、血常规检查有白细胞明显上升现象时,就能够判断出胎儿已有感染迹象。如果产妇破水达48小时,又出现了感染时,医师会建议使用抗生素,并采取适当方式协助胎儿尽快娩出。
如果胎儿已严重感染却无法立即生出时,医师会立即为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不过,至因感染而造成生命危险。
因此,产妇一旦在孕期33~35周发生破水,最好尽快生下胎儿,因为此时胎儿的成熟度已经足够了,千万不要安胎太久,否则会增加感染机会。
9.难产
“难产”就是当分娩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胎儿无法顺利通过产道娩出。难产不见得是巨婴造成的,但是,巨婴的确较容易造成难产。
难产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肩难产”,也就是胎头出来了,但肩膀却卡住了。此时,一位医护人员可从产妇上面帮忙推妈妈的肚子,另一位就帮忙转胎儿。但是这种处理容易让孩子产生锁骨骨折或拉伤孩子的臂神经丛。第二种难产则较少见,那就是胎位不正的产妇尝试自然分娩,但当胎儿的身体出来后,胎头却被卡住了。其后遗症与“肩难产”一样,都是容易拉伤孩子的臂神经丛,甚至发生皮肤裂伤。所幸这种胎儿的臂神经丛拉伤会通过各种治疗复原。
由于难产发生的时候,医师已经无法为产妇施行剖宫产手术,而90%以上的情况都无法将胎儿推回去,所以,医师一定要因人而异,想办法把胎儿挤过妈妈的产道,有时还要故意制造胎儿锁骨骨折,使胎儿整个肩膀占据的空间变小,这样才能顺利通过产道。
10.羊水栓塞
所谓“羊水栓塞”就是大量羊水进入孕妇的血液中,造成栓塞现象,并大量消耗掉凝血因子,造成凝血功能障碍,使产妇发生休克及大出血,甚至死亡。由于这种情况几乎无法事先预防或预知,使产妇的死亡率高达90%。
当产妇发生羊水栓塞时,如果医院没有充足的鲜血供应,即使输入大量凝血因子,也会因大量羊水进入血液中而被消耗掉。因此,医师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给妈妈输入大量新鲜血液,但即使如此,也常常无法减弱这种血流不止的现象或循环功能的衰竭。
若是胎儿尚未出生,医师通常会考虑施行手术,但是,剖宫产的伤口就又成了一个出血点。所以,此时医师的治疗会非常慎重,要多次跟家属沟通来商议解决办法,看是救妈妈或是救孩子,无论做哪种决定,都是令人十分心痛的。
李晓梅(妇产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