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疫苗研制攀比成风?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7-18 08:44:51
“我最担心的就是出现这种攀比的情况。很多科研组可能是害怕宣布晚了,以后的科研成果就没有自己的份了,这种态度对于科学研究是完全不可取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副司长张志军
近来,国内媒体接连报道中国北京、武汉等地SARS疫苗研制获得重大突破。有关专家及政府官员就此发出另一种声音:在欣喜之余,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科研单位和参与研制的企业应以对科学负责的态度,避免疫苗研制上的互相攀比或宣传过头。
本报记者 魏铭言 胡杰
北京武汉:SARS双城之争
11月23日,北京传来消息,中国研制的SARS疫苗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动物试验显示,疫苗不仅能完全抵抗SARS病毒的攻击,而且没有毒副作用。下个月国家将批准SARS疫苗进入临床研究,并将在北京和广州两地征集志愿者进行试验。
11月25日,武汉又传来消息,“我国‘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动物实验上周在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取得成功”,已经做好了12月初进行人体试验的准备。人们注意到,这条消息中“上周”,“12月初”这两个时间概念。
突然接踵而至的消息都充满了乐观,SARS疫苗的研制给人以破冰之感。
就在北京专家的SARS疫苗动物试验宣布获得成功后几天,武汉就传来相关试验取得成功的消息。这是不是一种巧合呢?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副所长秦川是此次取得科研成果的北京课题组的负责人,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谁来宣布自己获得成功都可以,我只对自己承担的实验课题负责,究竟事实是什么样子?SARS疫苗研究什么时候进入临床试验?这些问题只有科技部攻关组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说法才是最权威的。
而在媒体此前的报道中,秦川所在课题组的科研成果就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员向媒体透露的。
各地开展的SARS疫苗研制是否存在竞争关系。武汉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孙理华是武汉动物实验项目负责人,孙理华对此表示:“我觉得目前不存在什么竞争。因为一种疫苗在动物实验方法和生产工艺上都不会有很大出入,况且,灭活疫苗本身就是一个最经典、最简单、最快捷的研究项目,人类对他的研制已有200多年历史。”
孙强调,研制SARS疫苗是人类的共同课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目前中国SARS灭活疫苗的研究确实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科学家为此做出了许多努力。对于有媒体报道的全国有200多家课题组在做SARS疫苗研究这一问题,孙理华表示,这很正常,课题被不被批准,关键是有无资金做支撑。这也是国家政策提倡的。
对于北京专家取得的科研成果,他说:“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做得都很好,我们还有很多要向他们学习。希望目前正在进行SARS疫苗研究的课题组、攻关组能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出来,团结协作,让人类对SRAS病毒的认识和研究走得更快。”
秦川在接受完记者的简短采访后表示,希望记者以后不要再继续打扰她。据称,她接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招呼,让她不要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秦川两手一摊向记者表示,她只是一名科技工作者。
国内几个课题攻关组是否在争相宣布自己的SARS疫苗动物实验获得成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副司长张志军对记者说:“我最担心的就是出现这种攀比的情况。很多科研组可能是害怕宣布晚了,以后的科研成果就没有自己的份了,但这种态度对于科学研究是完全不可取的。我认为,竞争是可以的,科学家做出的成果也不能不宣传,但千万不能过头。”至于他所指的是何种“攀比”,没有明确的解释。
企业都想吃这块“唐僧肉”
除了科研机构外,也有企业介入了SARS疫苗研究领域。
张志军介绍,在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组织协调下,4月底,两支科研攻关队伍相继成立,一支由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所及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组成,一支由军事医学科学院5所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组成。此外,国内还有几家单位自发地开展了非典疫苗的研制工作。
从网上的搜索结果来看,自国内爆发非典疫情以来,一些平时不为人知的公司都开始公开称自己要做非典疫苗的研发。对于企业来说,SARS疫苗就像一块“唐僧肉”。国内一家医药代理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疫苗制造商在国内疫苗市场的竞争,已经从暗中较劲,发展到了公开亮相。大家都把SARS疫苗的研制当成了公开亮相的机会。对医药研制厂家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谁能抢先研制出防治非典的疫苗或药品,谁就能赢得商机。”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由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合资组建。该公司宣传负责人尉岚说:“我们公司此前只有一位姓王的副总面向媒体发布过有关SARS疫苗的研究成果,那是由中关村管委会11月24日组织的一次发布会。但后来许多媒体延伸出各种各样的消息,诸如开通热线征集临床志愿者等等,其中文章还引用科兴公司某工作人员说,某工作人员表示等等,针对这些,我们要申明的惟一一点是,目前所有的媒体关于本公司参与SARS疫苗研制的报道,只有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出的口径才是真实的。科兴是国家的疫苗研发生产企业,我们不能单独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目前SARS灭活疫苗的研发还在进行中,我们首先要保证的是公司整个的研发气氛,要保持一个平静的状态。”
张志军表示,某些企业宣称正在开展非典疫苗的研制工作,甚至表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全是一种商业炒作行为。
武汉:企业筹资1.5亿是骗局?
SARS疫苗研制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撑。孙理华表示,对SARS灭活疫苗研制的临床前实验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关键是看有没有足够的经费、相应的技术力量和设备做支撑。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拥有全国设施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生物安全三级动物实验室,被选为动物实验的最佳场所。
据人民网11月25日的报道称,“今年4月,中国医学基金会新药发展基金管委会筹措1.5亿元人民币,组织北京华特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大学医学院等6家单位联合研制‘人用SARS灭活疫苗’……”然而,当记者致电中国医学基金会时,其负责人对此事却并不知情。
据该负责人表示,新药发展基金管委会是挂靠在中国医学基金会下面的一个分支机构,如果该管委会与任何单位有任何协议或资金筹备项目,都必须报中国医学基金会审批并备案。具体负责新药发展基金管委会日常事务的王淑仙主任还给本报传真了一份“特此声明”,声明称:“……我们毫不知情,既没有参与组织,也不知筹措1.5亿元人民币的事……”
对于这些质疑,孙理华表示:“媒体的报道我不知情,我是做科研的,我只能保证我们的研究本身是真实的。至于资金问题,我们的确是和北京的‘新药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签了协议,由他们来提供实验资金,提供实验所需的试剂,提出实验的要求。我们实验动物中心受其委托按照协议进行实验,并提交相关的动物实验报告。”
孙同时表示,他们至今收到的科研资金不到40万,与媒体所报道的1.5个亿相差太远。
孙理华向记者提供了与他们研究机构合作的投资者李卫东的电话,记者前日下午按照电话打过去要求采访,对方表示正在开会。直到昨日,记者也未与之取得联系。
中国医学基金会财务部的一名李姓负责人表示,要追查此事,以防有人冒名顶替。她说,“我们基金会一直在为地方病的课题筹措资金,一般都在100多万左右,但从来都没有参与过疫苗研制的项目,更何况是筹措1.5亿这么多的资金!”
广东专家:不要炒得过火
广东医学专家在今年全国抗击非典斗争中,承担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但从这一周来有关SARS疫苗动物试验的消息来看,广东专家的步伐似乎落后了。
饶有趣味的是,在11月23日“我国SARS疫苗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见报之后,记者于当日晚上致电广东的一名医学专家,但这名曾经到北京支援抗非典的专家表示他并不知情,要打电话到北京问一问。当晚,记者几次拨打该专家的手机,但均无人接通。
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疫苗研制组组长吴长有介绍,目前广东主要在研制4种非典疫苗,他所在的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部免疫教研室所研制的是蛋白质和多肽疫苗;现正在与美国相关部门合作,已取得美国方面提供的多肽;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正在进行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基因疫苗这两种疫苗的研制;而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则在做灭活疫苗的研制。
广东疫苗研制组成员,主要从事灭活疫苗研制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说,广东的非典灭活疫苗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研制成功,但由于没有动物P3实验室,所以一直没办法对猴子进行攻毒实验,因此在最后研究成果的公布上,北京方面占了先机。陆家海说,目前灭活疫苗研制小组正在寻求与国际单位的合作。
吴长有说,就他所掌握的信息,目前非典疫苗研究真正达到临床试验这个阶段的,全世界还没有一家机构。至于北京、武汉等地所研制的非典灭活疫苗即将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的消息,吴长有表示,他没有详细了解试验的具体情况,所以无法作出评价。但吴长有认为,搞科学的人还是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踏踏实实地做点有实质意义的工作,不要炒得过火。
本月回顾
11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向外界宣布,正在研制的SARS疫苗预计2004年1月进行首次临床试验。
11月22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中国SARS疫苗动物实验获成功,预计下月将进入临床研究。
11月24日,武汉传来消息,“我国‘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动物实验上周在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取得成功”,已经做好了12月初进行人体试验的准备。
11月24日,WHO的SARS团队领导霍·居里博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此次有关SARS疫苗的研究成果,只是迈出了从“动物到人”的第一步,距离疫苗研制成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1月25日,台湾“国防大学”医学院教育长刘鸿文称该院所研制疫苗已能成功让动物体产生抗体,预计在完成动物实验后再进一步申请人体实验,疫苗最快预计1年后问世。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