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间卫生应该注意什么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7 21:20:54
>>>>>>>>提问经常跟不是很熟的人一起吃饭,应酬,也不知道对方是否健康,应该注意什么,同桌吃饭会感染乙肝吗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你可以打乙肝疫苗啊 你没有打啊
由于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效果(干扰素)治愈率并不理想,所以如何预防就成了最重要的课题。乙型肝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经由血液传染,其次才是体液(如唾液,精液)。所以除非必要,尽量不要接受输血(捐血则不受影响),并避免与患者共同使用牙刷,刮胡刀,剃刀等是最简单的预防方法。另外也应避免在消毒卫生不佳的地方接受针灸,打针,刺青,或穿耳洞等。
若身处受感染机会很大的环境,而又未曾感染过乙型肝炎,也就是说表面抗原(HBsAg)阴性,抗体(Anti-HBsAb, Anti-HBcAb)也是阴性的人,可至医院施打乙型肝炎疫苗,前后一年的时间共注射3到4剂,就可以有不错的免疫效果。
另一个感染途径是由母亲在生产时传染给婴儿,这是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慢性肝炎患者的致病原因。所以有乙型肝炎e抗原及表面抗原的母亲,应该让婴儿在出生时接种“免疫球蛋白”及肝炎疫苗,好让我们的下一代有更健康美好的未来。
乙型肝炎的治疗
目前以干扰素和Lamivudine为主,价格均不便宜。
1.干扰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肝炎病毒复制,减少病毒而减轻肝脏的破坏,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乙型肝炎病人都适合干扰素的治疗,而且干扰素治疗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像肝硬化病人就不适合干扰素治疗。干扰素只对病毒比较活跃(如HBsAg+,HBeAg+)的病人较有帮助,而对病毒不太活动的带原者或是其他种类的肝炎(如酒精性肝炎)效果不佳。
2.过去, 唯一核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是干扰素, 但是干扰素须注射治疗, 相当麻烦。在最近发现过去用来治疗艾滋病的药物Lamivudine对部分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的降低其肝细胞损害的程度。
建议病友找一位肝胆肠胃专科医师,由他帮你评估是不是适合干扰素注射或是Lamivudine口服治疗。
首先要清楚的是,HBV的持续感染有不同阶段的表现,可以成为HBV无症状携带状态,或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细胞癌。在日常临床工作备受关注的是HBV无症状携带状态与慢性肝炎病者的治疗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疾病的免疫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病毒消除的有效方法也正在探讨。尽管干扰素与拉眯映叮(Lamivudine)治疗带来一点希望的曙光,HBV持续感染的病原学治疗迄今尚无重大突破。那些声称已掌握了治愈乙型肝炎或能消除HBV持续感染方法的广告,尚难以被科学证明,还经不起临床客观考验。面对这一现实,对大部分病人来说,只能是使HBV持续感染者能长期保持稳定,减慢或阻止疾病进程,促进恢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能力,参与社会正常活动。医生与病者两方面都认识到这种状态,现实地、合理地进行临床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
HBV无症状携带状态,通常是HBV慢性持续感染自然病程的早期阶段,处于免疫耐受期。这个时候病毒复制活跃,病毒血症明显,但肝功能正常,肝组织损害轻或缺如,大多没有症状。这类人群不需要特别治疗,目前也没有特异治疗方法。能如常工作、学习,没有必要长期服用所谓保肝药物,解除思想负担,并进行定期随访观察。
慢性乙型肝炎病者的治疗,难度仍然很大。 适当休息、合理营养、戒酒、对症支持治疗仍然是主要原 则,即因人而异。病者的活动量应以不感觉疲劳难以恢复为宜,合理营养应使体重维持正常范围,饮食多样化,不偏食。含酒精饮料有害无益.戒之为宜。免疫调节、退黄、改善血浆蛋白、护肝等不同种类药物,以及形形式式的生物技术产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
虽然绝大多数获国家药政部门批准上市的药物,使用还是安全的,少数如联苯双酯一类.降酶效果是肯定的,但不少产品在家在疗效上不尽人意,肝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还未被充分认识,我人们还没有充分把握说哪一种产品对哪一类病人肯定有好处或无效。显然,过多、过滥用药,利少弊多,钱花了,病却未治好,反而对病者无益。
对于一般门诊病者来说,根据病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两三种主要药物,使病情能长期稳定,病者能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也就达到现阶段的目标了。要求彻底治愈,目前来说对大多数病者是不现实的。所谓能使“抗原、抗体清除”、“大小三阳转阴”一类的说法,乃是无稽之谈。别的不说,光说抗体中的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在HBV感染后就出现,长期存在,甚至终生可检出,这是机体的一种正常免疫应答。
当前在慢性肝炎治疗的另一重要方面是肝纤维化的阻止与延缓,从而控制或阻止肝硬化的发展进程,使病情稳定下来。
干扰素对一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有效,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于扰素治疗必须选择好适应病例,足够的治疗剂量与疗程,才有可能获得满意效果,不宜盲目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已应用多年,我国也逐步推广。干扰素对—部分病人有较确切效果,而且成为当前特异治疗最主要手段。但干扰素也并非万应灵丹,且价格较昂贵,需要很好地掌握应用指征与方法,才能有较大成功机会。
治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治疗对象的合理选择,适当的剂量与足够的疗程。严密的观察随访,治疗应答的分析与判断,不良反应的发现和处理同样亦至关重要。处于免疫耐受阶段的无症状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态,干扰素治疗效果差,不是合适对象。
干扰素主要用于处在免疫应答及炎症活动阶段的HBV慢性感染者。具体说,病者谷丙转氨酶(正常值上限之2-10倍);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或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不太高(100ng/L以下)的慢性乙型肝炎病者,适合用干扰素治疗。当然还应该是没有相应禁忌症的病人。这种情况下效果会较好。
若病情已是明显肝硬化,甚至已经处在失代偿期,通常不考虑应用干扰素。目前亚洲地区(包括我国)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每次注射300~500万U,每周3次,连用4~6个月。经验表明较大剂量如每次450~600万U,每周3次,连用6个月以上,效果较好。但是,较大的剂量使经济负担加重,不良反应也较为明显。另—方面,低于每次300万U的剂量,一般认为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不大。
但是应明白,现阶段各种治疗方法还很求达到清除HBsAg的目的。
目前认为乙肝表面抗体(抗-HBs)的保护阈值为10mIU/ml,再次接种时间为4-5年,疫苗接种5年后表面抗体8%-20%下降,但这不是绝对的,有人对联179名疫苗接种者随访4年后发现,接种后表面抗体最高值与其下降至10mIU/ml以下所需的时间有明显关系,最高值为10-100mIU/ml者应在6个月后复种1次,在101-1000mIU/ml者应于首次接种后1-2年复测表面抗体,1001-10000mIU/ml者应在2-4年后复测,在于10000mIU/ml者可在4-6年复测,当表面抗体低于10mIU/ml时应复种。总之,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先查一下表面抗体的血浓度,然后根据其浓度来决定复种与否。预防药物致畸主要是指一方面要求需在停服口服避孕药半年以上,怀孕才较安全,另一方面,在怀孕期间,尽量不要自行服药,尤其是在头三个月内,若要服药,需向专科医师询问。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