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上长疥子怎么办?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8 20:53:55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小小鼻疖有危险吗?
许多孩子喜欢挖鼻。这样容易造成鼻孔口发炎,局部红肿、皲裂,也可造成鼻部疖肿,局部红肿明显,有时上唇也肿起,继而出现脓点。鼻部疖肿虽然很小,但因该处皮肤与皮下组织粘得很紧,略有肿胀,胀力就很大,引起疼痛剧烈。有些家长急于解除孩子的痛苦,一见小疖有脓点形成就自行挤压,欲将“脓头”挤出,这样往往事与愿违,甚至造成恶果。
休 闲 居 编 辑
我们称面部中心即鼻部、上唇部所在的区域为危险三角区。因为该部位的静脉与通过面前静脉与眼部静脉相联络,然后汇入颅内的大静脉。挤压疖肿时细菌很容易经静脉扩散到面部、眼部和颅内,造成颊部蜂窝织炎、眼眶蜂窝织炎以及很危险的颅内发炎。
日常应防止孩子挖鼻的坏习惯,要保持鼻部清洁。一旦鼻部患疖绝不可掉以轻心,即使很小的疖肿也要及早服药,切忌用手挤压局部。若发现面颊、上唇有红肿和压痛,表示炎症已向上扩展,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保护“危险三角区”有什么重要性?
“危险三角区”是指鼻下口周这一部位。这个部位血管丰富,口腔、鼻、咽喉、眼等部位的感染都可以扩展到这里。而最严重的是这个地方有不少血管通向脑子,它们一旦损伤或感染,可以把细菌及其毒素传到脑子,发生脑膜炎或脑脓肿。所以在该区内的疖肿,那怕是个小疖子,也千万不要用手去挤压,那样会引起感染扩散。本来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疖子,因为挤子一下,发生了脑膜炎,以至丧失生命的实例也是不少的。因此,要教育孩子,注意保护好“危险三角区”。
http://www.bb06.com/article/3104459.html
小心面部危险三角区
作者:无病知识网 来源:www.5bing.com 【大 中 小】
不久前,我收治了一位26岁的男性病人。说起来,这位病人的起病非常简单,只是两天前发现上嘴唇长了一个小疖子,接着引起了高热,剧烈头痛,右侧面部麻木,所以急诊入院。
入院后,病人的体温高达39℃,检查时发现他的右上唇面部,包括眼周围的软组织,都有明显肿痛,触压时疼痛更加重。在左上唇近口角的皮肤,有一个黄豆大小的红肿硬疖,鼻唇沟外侧有1.5厘米直径的红肿硬块,皮肤表面有多个小脓点。
了解病史后知道,原来两天前他的左上唇长了一个小疮,发痒,觉得不舒服,于是他就用指甲挤压这个小疮,疮口流出些黄水,当时觉得似乎减轻了一些。但是当天晚上,就开始发热,出现了上述症状。
根据病史和检查,诊断为“上唇疖肿,并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经过几天的抗感染治疗后,病人才治愈,如果不是及时治疗,险些要了他的性命。
一个小小的疖子,何以引起这么严重的并发症呢?说来话长。
我们的口腔和颌面部,血液非常丰富,静脉多,构成深、浅两个静脉网,互相吻合交通,却都没有静脉瓣,血液既可向心回流,也可离心反流。例如面前静脉,向上离心反流,经眼静脉可通到头颅部的海绵窦;向下向心回流,经鼻翼及口角外侧流入面总静脉,汇流入颈内静脉。
因此,面部,尤其是两侧口角至鼻根部,即被医学上称之为“危险三角区”。在这个部位发生感染(如疖、痈等)后,处理不当,随意搔抓、挤压挑刺、热敷及意外损伤等,都是导致炎症迅速扩散蔓延的主要诱因。因为挤压疖、痈时,可使脓液和静脉内含细菌的栓子进入颅内海绵窦,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疖、痈系皮肤毛囊及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生在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称为疖;相邻的多数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为痈。盛夏是疖痈的好发季节,但其他季节也常有发生,人们应该注意面部的清洁卫生,以防疖、痈的发生。
当面部,尤其是“危险三角区”发生疖肿,早期可用2%碘酊涂抹患处,连续数次,保持局部清洁,疖肿通常可逐渐消散。如疖肿增大,周围红肿或唇痈初起,这时局部应外敷中药,常用的有“二味拔毒散”、“金黄散”或“地丁草”等,敷在疖顶周围,每日2~3次,可促使炎症消散或加速局限。如系唇痈,可敷“六合丹”;若脓头溃破,或有脓栓形成时,局部应加用高渗盐水纱布持续湿敷,以利引流;如脓栓阻塞,引流不畅,则可在溃破孔处加用少量“化腐丹”,以促进坏死组织溶解,脓栓液化脱出,并服用抗生素等消炎药。 在面部“危险三角区”疖、痈的局部处理中,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切忌搔抓,更不能挤压,严禁过早使用挑刺、切开等方法,以免炎症扩散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只有在急性炎症完全控制,感染局限,已形成明显的皮下脓肿而又久不溃破时,方能允许在尽可能小的创伤条件下,切开脓肿表面的皮肤,以利引流。但不能挤压脓肿,以防脓液挤入周围血管,引起危及生命的脓毒血症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