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药鬼针草的药理作用和功效有那些?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8 23:39:10
>>>>>>>>提问同上
>>>>>>>>休闲养生网回答:
鬼针草 (《本草拾遗》)
【异名】鬼钗草(《本草拾遗》),鬼黄花、山东老鸦草(《福建民间草药》),婆婆针(《苏南种子植物》),鬼骨针(《江苏植药志》),盲肠草、眺虱草(《福建中医杂志》(3):9,1959),豆渣菜、叉婆子(《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引线包、针包草、一把针(《浙江民间草药》),刺儿鬼、鬼蒺藜(《中国药植图鉴》),乌藤菜、清胃草、跟人走(《泉州本草》),粘花衣、鬼菊、擂钻草、山虱母、粘身草、咸丰草(《闽东本草》),脱力草、小鬼针(《江苏药材志》),索人衣、一包针(《江西草药》),家脱力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鬼针草的全草。休 闲居 编 辑
【植物形态】鬼针草一年生草本,高40~85厘米。
茎直立,下部略带淡紫色,四棱形,无毛,或于上部的分枝上略具细毛。
中、下部叶对生,长11~19厘米,2回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具不规则的细尖齿或钝齿,两面略具短毛,有长柄;上部叶互生,较小,羽状分裂。
头状花序直径约6~10毫米,有梗,长1.8~8.5厘米;总苞杯状,苞片线状椭圆形,先端尖或钝,被有细短毛;花托托片椭圆形,先端钝,长4~12毫米,花杂性,边缘舌状花黄色,通常有1~3朵不发育;中央管状花黄色,两性,全育,长约4.5毫米,裂片5枚;雄蕊5,聚药;雌蕊1,柱头2裂。
瘦果长线形,体部长12~18毫米,宽约1毫米,具3~4棱,有短毛;顶端冠毛芒状,3~4枚,长2~5毫米。
花期8~9月。
果期9~11月。
生于路边、荒野或住宅旁。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夏、秋间采收地上部分,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茎略呈方形,幼茎有短柔毛。
叶纸质而脆,多皱缩、破碎,常脱落。
茎顶常有扁平盘状花托,着生10余个呈针束状、有四棱的果实,有时带有头状花序。
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鞣质、皂甙、黄酮甙。
茎叶含挥发油、鞣质、苦味质、胆碱等。
果实含油27.3%。
【药理作用】将等量鬼针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或酒精浸剂,予大鼠口服,剂量为10克(生药)/公斤/天,共五天,对甲醛性及蛋清性关节炎均有明显的消炎作用。
豨莶草与海州常山混合制成的水煎剂同且口服,同样有效,说明鬼针草可代替稀英草作消炎药应用。
单味鬼针草或海州常山、豨莶草均无明显作用;说明它们之间有相互加强的作用。
作好制剂后临时合并应用,同样有效,说明它们混合后作用增强,并非生成新的成分。
从复方中分离出的总生物碱及类甾醇虽均有消炎作用,但作用较弱,似非主要成分。
其中含大量胆碱,非消炎成分,却可引起副作用如唾液分泌、流泪等。
鬼针草的乙醇浸液在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抑菌作用,花、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性味】①《本草拾遗》:味苦,平,无毒。
②《泉州本草》:性温,味苦,无毒。
【功用主治-鬼针草的功效】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①《本革拾遗》:主蛇及蜘蛛咬,杵碎敷之,亦杵绞汁服。
②《纲目》:涂蝎虿伤。
③《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消痈解毒。
④《江苏植药志》:捣汁敷,止血。
⑤《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痢疾,咽喉仲痛,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
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
近用治盲肠炎。
⑥《泉州本草》:消瘀,镇痛,敛金疮。
治心腹结痛,产后瘀血,月经不通,金疮出血,肠出血,出血性下痢,尿血。
⑦《闽东本草》:治肠痈,淋浊,疟疾,黄疸,小便不利,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宜忌】《泉州本草》: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疟疾:鲜鬼钎草八至十二两。
煎汤,加入鸡蛋一个煮汤服。
(《闽东本草》) ②治痢疾:鬼针草柔芽一把。
水煎汤,白痢配红糖,红痢配白糖,连服三次。
(《泉州本草》) ③治黄疸:鬼针草、柞木叶各五钱,青松针一两。
煎服。
(《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肝炎:鬼针草、黄花棉各一两五钱至二两。
加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
一日多次服,服完为止。
(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⑤治急性肾炎:鬼针草叶五钱(切细),煎汤,和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