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机理研究现状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8 23:47:27
>>>>>>>>提问针灸机理研究现状
>>>>>>>>休闲养生网回答:
学术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而学术创新,既要体现在科技手段的更新上,更要体现在学术理念的更新上。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针灸医学仍然主要依据辨证论治、经络学说等传统针灸理论,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长期以来,一方面有不少疑难杂症运用传统针灸理论施治疗效不佳;另一方面,又有不少疗效卓著的取穴和施针方法难以用传统针灸理论解释,如针刺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对心脏早搏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手少阴心经原穴神门以及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内关。同经穴位可以治疗他经病变,即使相隔很近的同经穴位,其穴性却大相径庭;又如主要采取相应部位取穴的腕踝针等“新针疗法”,虽在临床已运用多年,但从未将这种相应部位取穴法上升到应有的针灸理论高度来认识,而是仍然牵强附会地将其纳入经络学说的范畴。凡此种种,实际上只是把临床上的新经验,片面纳入到传统针灸理论的框架中去认识而已。由于针灸医学一直未能从古代的哲学思辨中解脱出来,未能有效突破传统针灸理论框架的束缚而发生质的突破,以致中国针灸长期停留在主观、片面的临床观察与总结上,或停留在局部的理论补充与修正上,对古代医学成就过多地停留在考古式探究和发掘式继承上。正是由于长期以来在用针理念上所存在的这种人为自我禁锢,造成了针灸理论远远落后于临床实践的状况。这不但严重制约了中国针灸医学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严重影响到与现代医学的沟通和交流。
由此可见,要实现针灸现代化,首先需要研究临床用针战略亦即临床用针理念;惟有从古代哲学思辨的论述中解脱出来,才能从根本上开创针灸医学的新局面。
休 闲 居 编 辑
针刺镇痛机制研究
1958年我国用针刺合谷穴的麻醉法成功地施行了扁桃腺切除术。1959年就使用针刺麻醉行肺叶切除手术,手术范围扩展到颅脑、胸腹等几乎全身,目前,针刺麻醉已过渡到针药复合麻醉,应用领域已深入到器官移植、器官再造等复杂手术。
针刺产生的镇痛效应可分为局部镇痛和全身性镇痛。在同神经节段水平,针刺只要能兴奋穴位的A类纤维就有明显的镇痛效应。但在异神经节段的穴位或对侧穴位用同样的刺激强度则无效,其机制为粗纤维的传入在脊髓对痛敏神经元起抑制作用,从而关闭了伤害性信息向高位脑中枢传递的闸门,产生节段性的抑制疼痛的效应。用足以兴奋较细的Aδ和C类纤维的穴位电刺激可升高全身痛阈。而用激活C类纤维的阈值刺激时,才能明显抑制伤害性反射活动。
针刺镇痛的广泛性在于针刺激活了机体的抗痛系统。作为内源性镇痛系统核心部位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大核,其中的大多数神经元对外周低强度刺激一般不发生激活反应或仅发生微弱的激活反应,因而不能有效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故一般不能在节段以外的区域观察到明显的镇痛效应。相反,较强的针刺激,在Aδ类和C类传入纤维能被兴奋时才能有效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的有关结构,并在临床和实验条件下观察到明显的镇痛作用。
现代研究初步表明,针刺止病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扎针时刺激了神经组织的粗纤维,就会产生酸、麻、重、胀等感觉,当这些信息传到脊髓以后,粗纤维压制了主管传导痛觉的细纤维的活动,使疼痛的信息不容易传导到脑,所以疼痛的感觉也就减轻了。临床上有经验的医生扎针时,病人都有酸麻重胀等针感(粗纤维发生兴奋)、效果就好;缺乏经验的人扎下针去,病人叫痛(细纤维发生兴奋),效果就差,给兔子扎针,也是有的镇痛效果好,有的镇痛效果差。于是把针尖附近的组织取出来检查,发现凡是效果好的,针尖附近的粗纤维较多,而效果差的,针尖附近的粗纤维较少。针刺止痛还和脑子里具有镇痛作用的物质有关,针刺能引起镇痛物质的生成和释放。
针灸其它研究
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是针灸疗效的具体体现人类的许多疾病,如过敏性疾病(哮喘)、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肌肉系统疾病等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而针灸对这些疾病都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因此,针灸经络的作用还涉及到整体非特异调节效应,这种效应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发挥作用。
经、穴—脏腑相关机制研究揭示了针灸临床的规律
经穴对内脏生理、病理活动有调节和治疗作用。根据神经生物学原则,这种调节是以节段性、节段间和脊髓上(全身性)作用为基础的。研究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可增强相同节段神经支配的胃肠运动,与此同时也可促进相关脑啡肽的分泌,进一步加强对胃肠功能的调节;局部封闭穴位后,针剌的效应即消失;切断神经后,针效即完全消失。实验还证明,在没有高级中枢参与的情况下,针刺对同节段神经支配的胃肠运动的影响仍可通过脊髓反射而实现。因此我们认为,针刺穴位所产生的对内脏功能活动调节作用是由于直接作用于穴位的各种神经组织,传入到达脊神经节和脊髓背角。首先在节段水平对来自内脏的传入进行初级整合和调节,控制内脏病理信号向高级中枢的传递,起到镇痛作用。此外,躯体的传入通过侧支与脊髓植物神经的传出系统发生突触联系,并通过释放具有生物活性的肽类物质调节内脏功能运动,达到治疗病痛的目的。穴位的相对特异性与这种节段性作用有关。
循经感传的机制研究阐明了经络存在的表象
元代就有针刺引起循经感传现象的确切记载。近年来,人们已从外周、脊髓、大脑皮层水平对循经感传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证明循经感传可能与骨骼肌兴奋时产生的总和电流引起与之有关联的神经—骨骼肌继发性兴奋形成的跨神经节段、跨关节传递机制有关。这种原发性和继发性的感觉和运动反应出现在经脉循行的部位,就有可能循经出现感觉迁移现象和运动反应。
针刺能治各个系统的疾病,是因为它对各个系统的功能均有调整作用。以消化系统为例,针刺足三里、胃俞等穴,可以改变胃及小肠的蠕动,使松弛的胃收缩,又可使痉挛解除。针刺足三里、大肠俞等穴,能改变直肠的蠕动,所以便秘时可以通便,腹泻时又可以止泻。针刺阳陵泉穴,可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但究竟是否定论,还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