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乳癌保乳术后引发的患侧淋巴水肿,应该如何消肿?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9 00:36:53
>>>>>>>>提问我是乳癌患者,三年前做了保乳手术,另外还有患侧也做了腋下淋巴结清扫,可前段时间出现了手肿,整个手臂和手背都是很肿,已经肿了半年有余了,给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去医院看了说是淋巴回流受阻引起的淋巴水肿.吃了一段时间中药,可就是一直消不了.请专家们帮帮忙!!!!!!
>>>>>>>>休闲养生网回答: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已有了明显提高,相当部分患者可望获得长期生存。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治疗后遗症则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上肢水肿最为常见,并且水肿后可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肢体乏力等上肢功能障碍,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从而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日常生活。
1.发生机理
上肢水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腋窝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后淋巴组织的正常结构遭受破坏,使淋巴液回流障碍而积聚于皮下组织中,故在性质上属于淋巴水肿。淋巴水肿一旦发生,往往产生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因为富含蛋白的淋巴液积聚于组织间隙后,一方面使组织的胶体渗透压明显增加从而导致水肿加重,另一方面刺激间质中纤维母细胞增殖和释放胶原蛋白,使皮下组织纤维化从而加重淋巴回流障碍。淋巴回流障碍后淋巴管扩张,还可使其瓣膜功能失效,淋巴引流进一步受阻。并且,淋巴水肿的上肢极易反复发生细菌感染,形成淋巴管炎和蜂窝织炎,加重淋巴管的硬化和梗阻,于是恶性循环愈发加剧。
2.临床特征 休 闲 居 编辑
上肢水肿的发病率因治疗方式的不同具有较大差异。在根治性手术后约为20-30%,根治性手术加腋窝放射治疗后可高达40-60%,而在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保乳术后仅为5-10%,保乳术加腋窝放射治疗后约10-20%。
上肢水肿的起病比较隐袭,发生时间不一。早期水肿部位较为柔软,呈可凹陷性,此后逐渐恶化。富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纤维化过程中皮肤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褐色变,继而出现硬化、过度角化和增厚。严重者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肢体乏力等上肢功能障碍,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以及肢体畸形导致心理障碍。
3.预防
由于上肢水肿的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如何预防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应遵循两个原则:①避免上肢血流过高,因为血流的增加必定使淋巴液的产生增加,从而使淋巴循环负担加重。比如高强度的上肢锻炼、感染、以及高温等。②避免淋巴回流阻力增加。比如过紧的衣服可压迫锁骨上区,上肢的感染可使局部组织纤维化、淋巴管狭窄。基于以上两个原则,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需注意:
1)预防患侧上肢损伤、感染。
2)避免患侧上肢药物注射、抽血、免疫接种以及血压测量。
3)避免患侧上肢高温,如热水浸泡、日光暴晒、桑那浴等。
4)避免穿戴过紧的内衣、项链和吊带胸罩。
5)避免患侧上肢作高强度的运动、搬运重物等活动。
4.治疗
出现上肢水肿后应早期治疗,现有的治疗措施主要着眼于阻止恶化以及改善症状,对晚期严重的上肢水肿效果欠佳。主要措施有:
1)皮肤护理:主要目的是防止感染。因为淋巴水肿后其组织间隙富含蛋白质,微小皮肤破损即可引发细菌感染。因此,需注意避免昆虫叮咬,预防皮肤损伤,一旦出现应立即使用抗生素。
2)上肢锻炼:适度的活动和锻炼有助于改善淋巴循环。如伸懒腰、腹式呼吸能改变胸廓内压力,促进淋巴回流。上肢抬举运动可使肌肉收缩刺激淋巴液流动。然而,过强的运动或静力性的活动(如搬运重物等)可造成淋巴管负荷过重,加重上肢水肿。
3)按摩:是目前治疗淋巴水肿的最重要手段,通过按摩先清空周边组织淋巴管,从而加速患侧上肢的淋巴液回流。按摩需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按摩师进行,用手使皮肤在皮下组织上移动,动作应适度、有节奏;如果只是在皮肤表面滑动则效果不佳,而用力过重则可能使血流增加而加剧水肿。按摩需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首先是双侧颈部,然后对侧腋窝、对侧胸部,接着到患侧胸部、患侧肩部,最后是患侧上肢,通常先按摩上臂,然后前臂,最后是腕关节和手指。
4)压力泵疗法:将可充气的袖套置于水肿肢体,间断充气使水肿液向心流动。这些空气压力设备多为多腔房、序贯性、可调节压力梯度的泵,泵压力向心地如波浪一样递减,将水肿液挤入血液循环。此法在淋巴水肿早期、明显的皮下纤维化发生前有一定疗效。
5)药物治疗: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以往曾用利尿剂治疗,但效果不佳,现仅在伴有心源性水肿或静脉梗阻时使用。近期研究表明苯并吡喃酮可能是一类有希望的药物,该药可与沉积在组织间隙中的蛋白质结合,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诱导蛋白水解从而改善症状,然而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