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险致我双目失明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9 00:43:22
>>>>>>>>提问脑瘤险致我双目失明
>>>>>>>>休闲养生网回答:
常言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从患眼疾的治疗过程中体会到,此话不完全当真。如果不是突破定势思维,不及时查出视力快速下降的原因是脑瘤在作怪的话,那我现在很可能就是一个双目失明的残疾人了。
老妪今年六十八,大约在十年前开始视物模糊,医生诊断为早期白内障。老伴作了白内障手术之后大放光明。我也想摘除白内障,换上人工晶体来改善视力。医生检查过后说:白内障不是你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问题在于老年性黄斑变性,即便摘除了白内障,视力也难以恢复。当地的知名眼科专家普遍认为,老年性黄斑变性无法根治。我虽然使用了昂贵的眼药与口服药,视力减退非旦没有延缓,反而急剧下降,从2003年1月到2004年3月仅一年多点的时间内,我的右眼视力就从0.1变到完全没有了光感。既然右眼已经失明,我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保住左眼上。
2005年年初,我陪老伴前往哈尔滨参加一个颁奖会,在返程途中路过长春探亲时,老伴的侄儿、年轻的眼科医生给我分析说,老年性黄斑变性,固然可以致盲,但是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此短暂时间就失明,可能有眼科以外的原因。他立马为我作视野检查,发现左眼颞侧偏盲,也有失明的危险。脑CT扫描结果证实了导致右眼失明的元凶为脑膜瘤,是蝶骨嵴脑膜瘤压迫造成视神经萎缩的后果。为挽救遭受威胁的左眼,免于双目失明,及早手术切除脑瘤就成为我唯一的选择。
回到合肥我当机立断,安医脑外科权威李汉杰主任为我切除了大约4公分大小的脑膜瘤,术后左眼的半球状视野缺损果然得到了恢复,保住了左眼0.6的视力。现在我带上老花镜就能穿针引线,术前却要用“穿针器”。亲友们都为我晚年生活能够自理而庆幸。
从上述治病过程中得到的启示是:脑膜瘤癌变的机率虽然极小,但却是致盲的因素之一,不可忽视。当某种疾病久治不愈时,应该顾此及彼,考虑其它相关疾病导致的因素。然而,在我患眼疾的十年病程中,竟没有想到作视野的检查,这或许是医生的疏忽,同时也与自己的医学常识缺乏有关。如果能早期发现视野缺损,进一步作脑CT检查,及时切除脑瘤,那我的右眼可能不致于失明。
此文发表在《安徽科技报》2005年6月14日七版
相关链接:脑膜瘤基本知识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 病因:脑膜瘤的发生可能与一定的内环境改变和基因变异有关,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可能与颅脑外伤,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以及合并双侧听神经瘤等因素有关。好发部位:依次为①矢状窦约占50%②鞍结节③筛窦④海绵窦⑤桥小脑角⑥小脑幕等。分类:按其病理学特点分为以下各型:内皮型或纤维型、血管型、砂粒型、混合型或移行性、恶性脑膜瘤、脑膜肉瘤一般将前5种归类于良性脑膜瘤的范畴,以血管型脑膜瘤最常发生恶变,多次复发者亦应考虑恶变可能。 临床表现:良性脑膜瘤生长慢,病程长,其出现早期症状平均约为2.5年长者可达6年之久,一般来讲,肿瘤平均年增长体积为3.6%,因肿瘤的膨胀性生长,患者往往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依肿瘤部位不同,可以出现视力、视野、嗅觉或听觉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等。老年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多见。 恶性脑膜瘤的生长特性:细胞形态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生长快向周围组织内生长,发生转移等。 脑膜肉瘤: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病情发展快,浸润性生长,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术后迅速发展,可见远处转移。 脑膜瘤依据部位不同,其特殊临床表现亦不同,以下特作略述:大脑凸面脑膜瘤,病史一般较长,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痛,精神障碍,肢体动动障碍及视力、视野的改变,约60%患者半年后可出现颅压增高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癫痫,面及手抽搐,大发作不常见。 矢状窦旁脑膜瘤:瘤体生长缓慢,一般患者出现症状时,瘤体多已很大,癫痫是本病的首发症状,为局部或大发作,精神障碍表现为痴呆,情感淡漠或欣快,患者出现性格改变,位于枕叶的矢状窦旁脑膜瘤可出现视野障碍。 蝶骨嵴脑膜瘤:肿瘤起源为前床突,可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向眶内或眶上侵犯,可出现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散大;癫痫,精神症状、嗅觉障碍等。 鞍结节脑膜瘤:视力视野障碍,80%以上患者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头痛,少数患者可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焦虑等精神症状;有的患者可出现内分泌功能障碍,如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亦有患者以嗅觉丧失,癫痫、动眼神经麻痹为首发症状就诊。 脑膜瘤:运动障碍表现为从足部开始,渐至下肢,继而上肢肌力障碍,最后波及头面部,如肿瘤向两侧生长,可出现双侧肢体肌力弱并伴有排尿障碍,癫痫,颅内压增高症状等。 嗅沟脑膜瘤:早期症状即有嗅觉逐渐丧失,颅内压增高可引起视力障碍,肿瘤影响额叶功能时可有兴奋、幻觉、妄想,迟钝,精神淡漠,少数患者可有癫痫。桥小脑角脑膜瘤:此部位肿瘤以听神经瘤多见,占70-80%脑膜瘤,占6-8%,胆脂瘤4-5%,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面部麻木,感觉减退,三叉神经瘤,走路不稳,粗大水平震颤,患侧共济失调。 岩骨—斜坡脑膜瘤:常表现为头痛,但往往不被引起注意,Ⅲ—X颅神经受损症状明显。脑室内脑膜瘤:因在脑室内生长,早期神经系统功能损害不明显,就诊时肿瘤多已较大,常表现为头痛,视乳头水肿,癫痫,同向性偏盲,对侧肢体偏瘫。中颅窝脑膜瘤: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眼球活动障碍,眼睑下垂,复视,神力下降,同向性偏盲等。小脑幕脑膜瘤:患侧粗大水平震颤及共济失调,视野障碍等。海绵窦旁脑膜瘤: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改变,眼肌麻痹,三叉神经一二支分布区域疼痛。枕骨大孔脑膜瘤:早期表现为颈部疼痛,手和上肢麻木,易被误诊。眼眶及颅眶沟通膜瘤: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等。 脑膜瘤的治疗: 手术:依据生长位置及生长特点,约50%无法全切,为了避免手术后功能损害,即使为全切术,在原发部位仍会有肿瘤残存,所以很难根治,复发率很高。 放疗:关于脑膜瘤的放疗国内外仍有不同意见,血管外皮型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对放疗敏感,效果肯定,良性脑膜瘤放疗与否对预后无明显差异,γ-刀X-刀理论上对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复发时间有效,但疗效程度尚有待评定,仅适用于3cm以下瘤体。同位素的组织内放疗疗效尚不肯定。 中医治疗:我院专家组采用抗瘤系列组方与国药中成药胶囊配伍应用,以稀有的动物和名贵中草药精选研制而成,专家组根据脑瘤的生理特征及发展规律异质性,异变性、转移性。采用现代医学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的方法,促使中药通过血脑屏障归精入脑,穿破瘤体组织,封闭肿瘤组织的血液循环,使正常的脑细胞有序分列,直接进入瘤体起到吞噬消除作用,改善脑部微循环,使血氧代谢增强、病灶软化、缩小。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辨症施治分期治疗,适用于未进行手术或手术部分已切除、术后复发、X-刀、γ-刀,放化疗后的患者,特别对脑瘤引起的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肢体麻木、抽搐、精神障碍、视物不清重影等症状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一般用药10至20天即可明显缓解或消除症状,多数患者3-6个月使瘤体钙化、缩小或消失,能预防复发,临床应用多年来疗效确切。
参考资料
http://www.oldurchin.com/yshbj.asp?cnt_id=1330休 闲 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