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玩具 学科学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9-29 12:20:25
一台锯床、一台钻床、一台车床、一台磨床,都是微型的,最小的巴掌大,最大的也不及家用缝纫机桌面部分的一半,它们整齐划一的排列在平滑光洁的操作台上,构成了可以让少年儿童制作他们想象中木制模型的全套工具。
一样的装备一共有四套,分列在劳动制作中心室内的四角。七八个10岁左右的孩子手脚利索的制作着他们想要的手枪、提琴、风车,或者袋鼠、恐龙、卡丁车等,然后在差不多已完工的“艺术品”的核心内装上微型芯片和扬声器、微型电子闪光灯、或者发条、马达、太阳能电池,打开开关、拧紧发条,那些“艺术品”便有了“生命”。孩子们露出了胜利的笑容。而他们的母亲、或者父亲、抑或祖母则在一旁微笑着注视着,直到他们完成整个过程。指导老师每隔几分钟到各个桌台转悠一遭,偶尔给一些提示、建议。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这样很自然的交给了孩子们。
这是8月2日,星期二的下午,在挂牌已两个多月的苏州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二楼劳动制作中心的一幕。
让更多的青少年儿童学习劳动技能
“我们提供这些专属的场地包括三楼和四楼的机器人制作中心,以及里面的各类设备,只是希望那些懵懂而易于被新事物诱导的青少年儿童,能够有更多学习科学的机会,并从中锻炼他们心、脑、手的协调性,激发他们发明创造的潜质。”常驻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沈老师说,“尽管这里所能提供的东西都是免费的,我们的愿望和初衷都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学生队伍,来此学习的学生人数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至于原因,沈老师认为,学校基本上也都开设有劳动技能课,但是,应试教育打断了学校的计划,劳动课形同虚设,同时也缺乏专业的培训设施,学生真正接触劳动教育和亲自动手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都被书本和作业占据了。另外,家长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节假日或周末,一部分家长侧重于给孩子补课,而另一部分家长则坐视孩子沉迷电视或网络游戏。至于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沈老师说,目前正努力和各个学校沟通,希望能给学生解套,并适时的组织学生前来实践;二是,工作室每周六定期开展“亲子教育”,给家长做一些思想指导;三是借助于媒体的宣传和推广,改善大环境下的固有意识,让更多的人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他们提供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环境和条件,不要什么事都包办,也不要什么事都禁止。
长大了,我要当科学家
下午4点31分,林子快乐的交给沈老师一张留言条,上面工整地写着“长大了,我要当科学家”,林子今年8岁,很聪明的男孩,已经是第5次来科学工作室了。经过短时间的机器操作、模板加工组装、图样设计的学习,现在已经可以熟练的凭想象制作他想要的模型了。而每一次操作完毕,他都会自己动手拔掉电源,清理木屑,打扫干净操作台。然后带着他的“艺术品”美滋滋的跟着祖母回去。
“所有的程序都由孩子一人完成,老师只给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期间,家长也只能在旁边观看,而不能帮忙。”沈老师说,“每一位孩子,都不仅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提高独立做事的能力。这有助于提高他们思维的严密性和做事情的条理性,以及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保持自信。而这也正是以后能够成为科学家的必要条件。”
假期了,抽点时间,到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学科学去。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