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眼中的爱因斯坦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20 18:19:49
编者按
今年是国际物理年,在一些国家又被称为爱因斯坦年。在华人科学家中,最有资格谈论爱因斯坦的,大概要算杨振宁先生了。不久前,中科院科学史所的刘钝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办公室对杨振宁做了一次访谈。在两个多小时的谈话中,大部分的话题竟然与爱因斯坦有关。而杨振宁先生似乎意犹未尽,在结束时透露,7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他还将就爱因斯坦成功的因素做一些个人分析。
读小学时就听说过他
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爱因斯坦已经非常有名了。所以,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他的名字。当然,那个时候我什么也不懂。
之后,大约在1934年或1935年,我读了爱丁顿(ArthurEddington)和金斯(JamesJeans)的两本书。爱丁顿和金斯是和爱因斯坦同时代的重要物理学家。20世纪早期的三次科学革命之后,关于这些革命的通俗读物大量出现,尤其是爱丁顿和金斯的书流传很广。他们两个都是英国有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优秀的科普作者。其中一本叫做《神秘的宇宙》,写得非常好,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就有中文译本。我读了此书并被它迷住了。
当我回忆自己和20世纪物理学的那些未解之谜的初次接触时,至今仍能体会到当时所感受的那份震撼。所以,那很可能是我第一次被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所深深迷住。此后,当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读大学的时候以及随后读研究生的两年里,我开始更深入地了解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我在什么地方写过,在那些年里我在物理学方面打下了非常全面的基础;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对于物理学的本质有了一定的认识。
普林斯顿的讲座
1949年,我从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一年后,应邀前往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而爱因斯坦自1933年以来就在那里当教授。
1949年爱因斯坦已经70岁了,虽然退休,他依然拥有自己的办公室,并且每天步行前往。他不驾车。他在普林斯顿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直到1955年去世。当时,高等研究院有大约30多名博士后,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大家都深深地尊敬和崇拜爱因斯坦,但是我们也认为不应该打搅他;况且他的兴趣是在被称作统一场论的方向上,而我们没有一个人做这方面的研究。
我们当时主要是从事现在被称作核物理的研究。1930年以后,尤其是受到世界大战的影响,核物理成为一个新领域,人们显然非常需要了解核子的结构。因而,我们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介入了核物理的领域,而这个领域与爱因斯坦的兴趣所在相距甚远,所以我们没有主动找他谈过。
但是就在那个时候,爱因斯坦完成了《相对论的意义》的新附录。此书篇幅不大,之前已经被多次出版过,此时他又增加了一个附录。因此,他找到当时担任研究院院长的奥本海默,说自己对于统一场理论有了一些新想法,他把这些想法写在了新的附录中,并希望就此做一个演讲。奥本海默当然很高兴。但是他马上就遇到一个难题,因为一些不在高等研究院工作的物理学家也一定希望出席这个讲座,所以他必须公开发布这一信息;但是他知道,一旦透露这个消息,上百个媒体记者就会蜂拥而至。所以,他把这些记者召集在一起,说:“好吧,我允许你们来。但是你们只能有五分钟拍照的时间,然后你们必须离开讲演厅。”最后就是这样安排的。 休 闲 居 编 辑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