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凹陷的原因是什么以及怎样纠正?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20 18:31:18
>>>>>>>>提问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乳头内陷多由先天性乳头颈短所致,与遗传因素相关;部分青春期女性追求身材线条美,常穿流行紧身衣或系过紧的胸罩,使乳头受压影响发育,也可造成乳头内陷。根据乳头内陷的程度,临床上将其分为三度[2]:轻度,不用任何器械,仅靠手的捏挤就能使乳头暂时凸出,且外形基本正常。持续抽吸或单纯缝合即可矫正。中度,用手不能挤出,须靠负压吸引,钝性分离纤维带、牵拉、缝合等方法才能使乳头凸出。且外形较正常的乳头短小,此类患者较多。重度,用任何器械都不能使其凸出,此类患者较少见,需外科手术矫正。治疗乳头内陷的基本方法是:牵拉、分离、缝合、组织瓣转位及生物材料填充等.乳头内陷如不矫正不仅影响产后母乳喂养,而且影响乳汁排出而引起乳腺炎。此矫正方法简便易行,患者在医师指导下可自行操作,效果满意,患者较易接受。
矫治方法:
1、自制简易牵引器:取5ml和20ml清洁玻璃针管各1支,两针管针头插座由10~15cm输液塑料管连接,去掉5ml针管的针栓。为防漏气,该针筒口蘸水后倒扣于内陷的乳头上,然后抽吸20ml针管,可见内陷的乳头向5ml针管内伸凸。每侧乳房可作8~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
2、乳房牵拉操:检查者用一手中食指轻夹患者乳头,然后沿乳晕周缘向下按压乳房。在按压同时,另一手向外牵拉乳头,反复作20~30次,每日早晚各1次。结果:经矫治30天复查,乳头突出>1cm者118例(77.66%),0.5~1cm者25例(16.44%),<0.5cm9例(5.9%)。市场上常见的装有橡皮球头的玻璃吸奶器,将橡皮球捏瘪压出球内空气,把吸奶器中心对准乳头并紧贴皮肤,然后放手,内陷、平坦乳头连同乳晕由于负压作用迅速外凸,持续3~5min后取下吸奶器。如此每日3次,直至乳头外凸不再回缩。
乳头主要有哺乳、感觉和保持乳房整体形态美的功能。乳头整形主要包括乳房肿瘤切除后的乳头再造、先天性为主的乳头内陷(少数因炎症、肿瘤、创伤引起)及乳头过长、过大畸形的整复。西方国家乳腺肿瘤的发生率较高,因此乳房再造、乳头乳晕再造术的比例,远高于我国,目前国内乳头整形仍以乳头内陷为主体。但近年来乳头乳晕再造的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例为单侧(左侧5例,右侧2例)。导致乳头内陷的主要病因学是乳头下中胚层发育障碍,表现为乳腺管及其周围的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短缩,乳头和乳晕的平滑肌发育不良,乳头下支撑组织缺乏,不能将乳头顶出。
正常女性乳晕直径约 35~ 50 cm,乳头高度15~ 20mrn。1974年Schwage在研究乳头胚胎发育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乳头中胚层发育障碍是导致先天性乳头内陷的主要原因。中胚层发育障碍,致使乳头下支撑组织缺乏,不能将乳头顶出,结果乳腺导管及其周围的平滑肌和纤维组织短缩,从而导致乳头内陷。1976年Broadbentls]从组织学上观察,与正常乳头相比,乳头内乳腺导管发育不良,引起短缩,导致乳头内陷。1996年黎鳌等提出了乳头内陷者乳头平滑肌纤维发育不良,使乳头完全不能突出,或部分突出的观点。1952 SkOOg提出 50%的乳头内陷与遗传因素有关。后天性乳头内陷畸形较为少见,系乳头受乳腺内病理组织牵拉或由不合理的柬胸或穿戴过紧的胸罩引起。由疾病引起的多见于炎症、肿瘤等疾病侵犯乳房的导管、韧带、筋膜等,使受侵的导管、韧带、筋膜收缩所致;不合理的束胸或穿戴过紧的胸罩发生在青少年时期,因胸部紧束,血液循环不好,致乳房发育不良而致后天性的乳头内陷。
为真性内陷和假性内陷。认为真性为先天性乳头发育不良,此型乳头内陷程度严重;假性为先天性乳晕下肌层肥大,使乳头埋于乳晕平面下,此型内陷较轻将乳头内陷分为脐型和折入型内陷。前者乳头能短暂的从内陷处突出,后者乳头不能有效的突出。调查结果显示在乳头内陷中96.23%属于脐型,3 77%属折入型内陷。国外Sakai将乳头内陷分为三级:I级,可通过手法矫正,且乳头突出持久;n级,可通过手法矫正,但易复发;m级:除通过手术外,无法纠正。国内临床上也将乳头内陷分为三型:1型,乳头部分内陷,乳头颈存在,能轻易用手将内陷乳头挤出,挤出后乳头大小与常人相似;11型,乳头全部内陷在乳晕之中,但可用手挤出乳头,乳头较正常为小,多没有乳头颈部;ill型,乳头完全埋在乳晕下,无法使内陷。乳头挤出“‘’。国内的分类法与Sakai的分类方法较为相似,临床工作中,我们认为此种分类方法能较好的反映乳头内陷的程度。
乳头内陷的不良后果
乳头内陷不但使产妇授乳困难,影响母乳喂养,同时,由于婴儿含接不住母亲的乳头,乳汁不能被吸出,新生儿易发生脱水热,母亲易因乳汁淤积,乳房不能及时排空而继发乳腺炎。另外,病人长期的乳头内陷,压迫乳晕后的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障碍,胶原组织渗出,同时,由于乳头内陷,乳头表面脱落的表皮细胞及乳晕分泌物不能及时清除而刺激乳头皮肤,引起炎症。如果乳头内陷得不到及时纠正,炎症长期刺激,致使乳腺导管因慢性炎症而收缩,乳头内陷则更加严重,易形成恶性循环。按照目前的病理学分析:乳腺癌伴乳头内陷的病人,是患乳腺癌后引起乳头内陷,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乳头内陷,尔后再由干乳头内陷引起乳晕部的不良环境而感染病毒,导致乳腺癌的发生,还有待迸一步研究。
乳头内陷的处理
手法牵引
即霍夫曼法-乳头伸展练习。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乳头两侧,慢慢由乳头向两侧方向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乳头向外突出,然后将两拇指分别放在乳头上下两侧,由乳头向上下纵行拉开,再用拇指、示指和中指捏住乳头轻轻向外牵拉数次。以上步骤重复多次,每次练习持续5 min,使乳头突出。此法在孕前及产后进行,但在怀孕后,尤其在中、晚期妊娠时有导致早产的可能,不宜进行。
负压吸引
负压吸引主要包括吸乳器吸引””及注射器抽吸”‘’。吸乳器主要靠橡皮球的弹力产生负压,使用中发现负压大小不易控制和调整,且由于橡胶球的弹性有限,产生的负压较小,使用效果不太理想。注射器抽吸法以注射器抽吸作动力,产生负压强,可轻易吸出乳头,但不易离断束缚内陷乳头的纤维组织,因而吸出后易回缩,且由于需要人工抽吸,病人难以长期坚持。此法在中、晚期妊娠不宜实施。
器械持续牵引
乳头内陷隆起器。通过持续负压吸引有可能使孪缩导管和内陷乳头拉长隆起,并在牵引过程中使乳腺导管周围产生支持组织,让乳头真正隆起。
外科手术
外科治疗自1879年Kehrer首次报告以来,已有许多术式先后间世。70年代以前出现的诸多术式中,以乳晕多瓣法如 Sellenheim氏六瓣法、Skoog氏四瓣法以及乳晕菱形切除法较受推崇。冗年代Schwager提出乳头内陷病因学的观点后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土的赞同,因此,70年代后出现的一些术式,多注重乳头下支撑组织的补充。有采用乳腺组织或乳晕真皮瓣者,也有采用自体肌健或耳软骨者,这些方法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乳头内陷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大体可分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保守疗法主要适用于I、11型乳头内陷。手法牵引、负压吸引、器械持续牵引等。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需长期坚持,且不能解决乳头下支撑组织不足的问题。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