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岁的小男孩儿,有摸生殖器和咬嘴唇的毛病,怎么办?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0-19 01:01:06
>>>>>>>>提问可能孩子很小时就有这毛病,但不严重,今年五一,孩子回老家时不习惯,哭闹,他妈又喂他吃奶,结果发现他咬嘴唇的毛病严重了,后来半个多月后,又多了摸小鸡鸡的毛病,到现在也没改了。现在一边咬嘴唇,一边摸小鸡鸡,尤其宝宝自己呆着时,这种情况会更严重。尤其是咬嘴唇,严重了会造成嘴部畸形。哪位知道怎么办?
休闲 居 编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妈经常反映,“我的宝宝爱抓‘小鸡鸡’”。开始嘻嘻哈哈笑过,也没把它当成什么问题。还有的妈妈说:“宝宝开始抓‘小鸡鸡’,我们都还高兴,每个人都‘吃’过宝宝的蛋蛋。可现在我们非常着急,因为孩子的‘小鸡鸡’被抓红了,撒尿时还哭。看到孩子难受,我这当妈妈的别提有多难受了。
这不是一种好游戏
我们就男婴爱抓“小鸡鸡”的问题,采访了北京有关医院的医生,医生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回答:在医学上,
没有“男婴爱抓‘小鸡鸡’”这样的结论。
北京儿童医院儿内科门诊廖大夫介绍说,婴幼儿男性因抓弄“小鸡鸡”造成发炎、感染而就医的病例,时常出现。“一般情况下,我们只做简单的消炎处理。排尿出现困难的,要适当服药或注射。轻微的,我们就告诉父母,不要让孩子再抓弄了,过几天发炎反应也就消失了。”
我们问廖大夫,是不是男孩子就是爱抓“小鸡鸡”。廖大夫笑了,解释说:青春期的男孩子有手淫现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男孩子自己主动的选择,我们可以从性生理、性心理的成长、发育角度,对这种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但小孩子特别是婴幼儿男性,爱抓“小鸡鸡”,很难说这是他“主动”的选择,因此也就不能根据这个现象,寻找什么生理、心理原因。就临床来讲,我们只能把这种行为称为不良行为或习惯,是不卫生的,容易引起病变,父母们不要听之任之。
正在北京儿研所临床实习的儿童心理学博士林阔枫大夫,听了编辑的问题,明确地说:“婴幼儿男性抚弄生殖器,没有必然性,是一种养成性的模仿行为,是某种养育环境造成的。”我们接着问:那就是说,男孩子抓“小鸡鸡”不是病症,而是模仿游戏了?林阔枫博士说:“婴幼儿男性抚弄生殖器,这种行为本身不是病态,是模仿,是游戏,可以这么讲。但模仿、游戏的结果,往往出现病症,因此我们说这不是一种好游戏。”
延伸阅读:父母莫忽视男宝宝的小鸡鸡 行为:孩子爱玩小鸡鸡不可忽视
谁在导演这场游戏
临床经验非常丰富的育儿专家郑玉巧大夫,详细讲述了男孩子爱抓“小鸡鸡”的家庭成因。她说,家里生了个男孩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朋好友、男女老少,都喜欢拿男婴的“小鸡鸡”开玩笑,都要揪个“蛋”吃,都要看看这“带把的茶壶”。尤其是新爸爸这一边的亲戚朋友,看到大胖小子,更喜欢“来个蛋吃”,做出揪孩子小鸡鸡的动作,有的人干脆就真的去揪一下。
郑大夫分析说,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婴幼儿“小鸡鸡”上,慢慢地,孩子自己形成一种印象:人人都喜欢我的“小鸡鸡”。有了这样的印象,孩子就无比单纯地开始了模仿大人的游戏:主动揪“小鸡鸡”给大家吃。“会给叔叔揪‘蛋’吃!”这样“聪明”的宝宝,让家人、亲戚朋友都高兴,拍手的,鼓掌的,亲一亲的,如此这般赞美,更强化了孩子抓“小鸡鸡”这种不良行为。郑大夫最后说,男婴抓“小鸡鸡”,不是固有的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是大人训练出来的。
人民大学佟大雍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指出,幼小的男孩子喜欢抚弄生殖器,根本原因是社会重男轻女的陋习,是这一陋习在孩子养育上的反映,也是这一陋习的延续。佟教授看着编辑,深思地说:“重男轻女为什么一代代相传?怎么传的?不就是这样,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告诉他,象征男性的那个‘小鸡鸡’,太重要了,大家太崇拜了,你太可以骄傲了,女孩子就没有,所以她没有你那么重要。你看,重男轻女的文化陋习,就这样生存着,演变着。”
延伸阅读:“小鸡鸡”的困扰 啥时给“小鸡鸡”“脱帽”
采访结束,编辑心里沉甸甸的。没想到,婴幼儿抓“小鸡鸡”,这么个小事,竟是社会“重男轻女”陋习的一种表现,是通过无辜的婴幼儿表现出来的千年历史重负。整个社会和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年人,是不是应该深思?!孩子是一张白纸,想想看,我们都画了些什么。
应该做些什么?
专家表示,除了发生感染需要就医治疗,孩子抓“小鸡鸡”的问题,不需要到医院就医,也没必要看心理医生。日常养育中注意回避“小鸡鸡”的问题,也就可以了。
育儿专家郑大夫认为,孩子只要到了能控制尿便的年岁,就可以而且应该停穿开裆裤了。穿完裆裤,不仅利于保护幼儿生殖器健康,也减少了周围人逗弄孩子“小鸡鸡”的机会。偶尔遇到亲戚朋友逗弄孩子“小鸡鸡”,比如遇到“给叔叔来个‘蛋’吃”类似这种情况,最好把孩子暂时抱开,不必解释。
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孟丹认为,孩子在形成自主意识以前,基本上都是在模仿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其中爸爸妈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着最大的影响,是孩子的“模仿源”。因此,健康有益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活动游戏等等,是育儿的父母必须要做到的。看父母养育孩子合不合格,吃、穿、住、用等物质因素已经占越来越低的比重了,因为社会物质财富在整体、快速增加,所谓给孩子吃好穿好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了。但另一方面,精神、文化、习惯等等家庭人文环境的质量,越来越被看重。学术上有个大家基本认同的观点:今后孩子的发展,首先看这个孩子的家庭文化环境:质量高,发展潜力大,质量低,没有发展后劲。
可以想象,形成一种引导孩子摸“小鸡鸡”的养育环境,这样的文化,能让孩子的发展有什么后劲呢?每一个新爸爸妈妈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而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养育孩子,是我们惟一正确的选择。来“育儿话题”与网友们分享经验……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