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并不“逆耳”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1-06 08:56:37
在现实生活中,“忠言逆耳”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对此,许多人都感到不能理解:既然是“忠言”,怎么会“逆耳”?这就不能不研究一下听话者的心理状态了。
“忠言”之所以会“逆耳”,问题的关键并非在于“忠言”,而是和听话者当时的情绪状态和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尽管您讲的话都是“金玉良言”,可是,如果与听话者当时的情绪和心理发生了抵触,就会发生“逆耳”现象。
休 闲 居 编辑
我们不是生活在桃花源般的纯净世界里,人与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发生摩擦,此时我们的心灵便会受到伤害。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日趋紧密、广泛,也日趋复杂、微妙,你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得罪了谁,冒犯了谁,甚至你并未得罪或冒犯别人,人与人之间也会发生误会。面对伤害,是心情忧郁、闷闷不乐、愤愤不平呢,还是大度一些,宽容对方呢?其实最明智的态度是:宽容、理让、与人为善。伤害是把双刃刀,如果我们用伤害反击别人,只会使自己更被动,把关系弄得更糟糕,使敌对情绪更强烈。用宽容去面对那些故意的伤害,就像我们用微笑去面对赞美一样。这里,宽容恰恰是最有力的武器,“不战而屈人之兵”。宽容中又表露出谦谦君子的风度,只会让那些伤害你的人暗暗佩服。当别人的伤害是无意的或者是迫于无奈,我们更应该富有涵养,更应该颇具风度地一笑了之。因为“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微笑着欢迎这种“逆耳”呢?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对其心理活动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良好的心境会使当事人的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积极起来。一般来说,人们都乐意接受正确的批评,所不能接受的,往往是批评的方式方法。进“忠言”者如果能考虑到对方当时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采取对方能接受的“批评”方式,使对方能在“良好的心境下”展开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批评者不仅要根据环境的不同,对象的不同,而且还要根据被批评者的不同个性而采取不同的进言方式,使对方能够接受、乐意接受。这些进言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耐心细致,摆事实讲道理;或者是直截了当,推心置腹;或者是观点鲜明,说理透彻;或者是给予暗示,少说为佳……总之,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变,根据各人不同的情况,进行“对号入座”。惟有这样,才能使“忠言”不“逆耳”。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