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是怎么回事?
人气:
17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1-10 18:08:20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小儿麻痹是怎么回事?
小儿麻痹医学上称为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因为它是一种喜欢侵犯神经组织的病毒,感染后常侵及脊髓的灰质,造成该处运动神经的损害,引起肢体及相应部位不规则的瘫痪。本病以4个月至5岁的儿童为多见,因此称为小儿麻痹。
小儿麻痹症是怎样传染的?
小儿麻痹症医学上称脊髓灰质炎。是由一种微小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小儿麻痹症病儿,在病后第一周(第三至五日),由呼吸道排出病毒较多,可经空气飞沫传染,这称直接传染。除呼吸道排毒外,同时大便也排出病毒,而且在痊愈期病儿或带毒而不发病者的粪便中也有病毒存在(后者为重要传染者),一般病毒在患者粪便中可存在一至二周,少数病人经粪便排毒长达三至六周,个别可达三至四个月。因此,通过粪便传染是主要途径。此外,还有少数患儿是通过皮肤创伤面或苍蝇为媒介而被传染的。
由于病毒主要是通过粪便传播,而且病儿的衣服、尿布、床单、玩具、食具和便盆都可有病毒。当病儿的粪便和他的用具污染到食物、乳类、水源和双手时,病毒就可随饮食经口传入。所以本病属于胃肠道传染病。
总之,小儿麻痹症多是通过密切接触病儿而由饮食传染的。
小儿麻痹症有哪些症状?
①发病初期。有发热、头痛、咳嗽,全身不适、腹痛、腹泻及呕吐等症状,1~4天后烧退。
②瘫痪前期。热退后1~6天再次发热,有面红、多汗、肌肉酸痛、爱睡觉或烦躁不安,颈项强直,坐不稳,不愿让大人抱等症状。
③瘫痪期。瘫痪前期过3~4天后,出现手足绵软无力或不能动,肌肉出现不整齐、不对称的瘫痪并渐渐加重,多见下肢。伴发烧、出汗、肌肉疼痛。
④恢复期。瘫痪1~2周后开始恢复。恢复期的长短与病情轻重、治疗是否及时以及功能锻炼情况有很大关系。休 闲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