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桑叶的用途?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1-12 09:32:09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一、蚕桑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蛋白质的需求越来越大。蛋白质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利用新鲜的植物茎叶提取叶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补充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蛋白,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桑叶是卫生部批准的药食两用品,国内外的大量科学研究证实,桑叶蛋白的氨基酸种类齐全且组成比较平衡,与人体氨基酸模式基本相符,叶蛋白浓缩物中除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外,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和维生素,而且胆固醇含量低,能降低动物蛋白高胆固醇对人体的危害。在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抗衰老、增加耐力,降低胆固醇,抗肿瘤、抗癌、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和过氧化物产生等方面具有独特功效,对人体有着良好的保健作用,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新型功能性食品的基料。又由于桑树具有生长快、产叶量高,适应性强、种植区域广等优势特点,也使它成为天然、价廉物美的功能性食品的理想来源之一。回归自然的愿望已成为21世纪的趋势,为此各国都在极力开发天然、安全、保健性食品和饮料。自然资源丰富又具有保健功能的桑叶在日本、韩国等开始广泛应用在食品和医药产品中,国际市场已经对有机桑叶表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我国有一千余万亩桑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桑树种植国,品种繁多,资源十分丰富。但在传统及现行的蚕桑业经营模式下,普通桑叶主要用于养蚕,用途单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桑叶过剩而造成资源浪费,特别是晚秋期桑叶利用率就更低;普通桑树的栽培管理技术仍停留在养蚕用桑上,缺乏科学、规范、统一的桑树种植管理标准和无公害、绿色产品及有机产品的要求。其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制约了它在食品和医药产品中的应用范围,从而使这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一直没有得到广泛、有效的开发与利用。
湖州是我国蚕桑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美誉,蚕桑业辉煌时曾给湖州带来了极高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全市现有桑地面积30多万亩,约占全省1/3,年产桑叶达40多万吨。湖州人民和蚕桑有着一份很深的、难于割舍的情感。过去种桑养蚕是我市农业的传统优势,也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但同样存在着桑叶用途单一和种桑效益不高的问题。尽管近些年来,桑园面积逐年减少,但每年还依然有约10万吨以上的桑叶因过剩而浪费。种桑养蚕的比较效益明显下降,使蚕桑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我国种植业经济效益普遍低下的状况下,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将带动种养殖业的规模化、规范化、工厂化,是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转变的良好契机。用有机桑叶生产有机桑叶茶、喂养的蚕宝宝可生产保健食品“全蚕粉”、桑叶的提取物是生产“降糖类”医药产品的首选原材料、桑叶渣还可以制成“降压保健枕”、桑枝皮能提取多糖,桑枝干粉碎后可作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用真菌“桑黄”的培养物。蚕丝制品如丝素和丝胶可生产高档化妆品,桑叶提取液和蚕丝蛋白更是洗浴用的高级护理产品原料。宁波市就有通过改造原有的桑地,大面积种植“果桑”,发展有机桑果饮料产品,取得较好收益的实例。当前,我市蚕桑业应该抓住这样的机遇,通过创新改变桑叶用途,顺应时代发展、走在市场前列。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贸易利益的需要,用种种森严的检验标准,来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这就使我国的传统食品和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粗放农业生产的桑叶、自说自话的“绿色无公害桑叶”依然只是针对养蚕的单一需求。如若要向食品和中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拓展,必然同样遭受“标准”的尴尬。由于至今还没有蚕桑业统一的“有机桑叶规范种植标准”这样的相关标准,使得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率先崛起有着很好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生物蚕桑业的重要意义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几千年来“种桑养蚕”的思维定势,发展生物蚕桑业,改变传统的桑叶利用结构、开发桑叶的新用途,对于提高桑叶的利用价值,拓宽蚕桑业的经济基础,保持蚕桑业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新技术的推广是建立在可参照“标准”的基础上,“标准”的制定可以保证一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在我市积极推动率先制定“有机桑叶规范种植标准”,可以帮助我国蚕桑业界战胜技术壁垒,使我国国际贸易利益免受巨大损失,同时有利于我国食品和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和挑战,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将有机桑叶视为一种新资源,不但可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源,也能带动传统行业,如保健食品、中医药和化妆品等。将有机种植这个概念引入到蚕桑业,必将给我市的生态农业带来新的内容。通过改造原有的蚕桑业,发展有机蚕桑可以使蚕农增加收入;引入有机产品的概念,不但能加快改造原有资源优势,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更是将蚕桑业引入到一个完整的生物科技产业中,带动食品、保健品、生物制药、化妆品和日化品业的大力发展。
(三)发展生物有机蚕桑和国际市场的有机食品需求接轨,参于国际市场竞争,在“有标可循”的基础上,能彻底改变蚕农现有的单家独户型养殖的传统模式,向规模化种植、生产发展,再次形成我市蚕桑业的优势地位。
(四)发展有机桑叶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典型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生态农业。完全符合国家九六计划积极推动的相关产业政策,整个产业“打包后”,可成为国家级农业创新项目试点区,使蚕农也享受到相应优惠政策。
三、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上,除了要大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外,非常重要的一条是与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制定、确立和应用、遵守各类各种“标准”,以彻底改变农业生产的粗放局面。我们认为应当尽快确定、规范我市农业生产的种植养殖标准,使农业产品有确定性的身份,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营养价值,让它可以在各种市场畅通无阻、真正走向世界,有效地促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增值增效。在众多的规范种养植标准制定工作中,我市最具备条件的农业生产领域和农产品品种是蚕桑业。政府和农业、科技等相关部门要在我市积极推动率先制定“有机桑叶规范种植标准”,使蚕桑业从过去的绿色无公害桑叶认证,快速过渡到有机桑叶,从为纺织制衣业提供原材料转变到生物医药产业,促进蚕桑业向生物科技医药领域拓展。通过这样革命性的创新,带动蚕农致富,同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作出新贡献。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把制定、确立“有机桑叶规范种植标准”项目列入我市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给予充分关注和必要政策扶持,积极推动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展重点科研攻关。
(二)参照我国中药材规范种植标准GAP和有机食品种植要求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有机桑叶园区试点工作,将有机桑叶实验园区作为“有机桑叶规范种植标准”科研攻关工作平台。并将“有机桑叶规范种植标准”和产品开发相结合,把有机桑叶实验园区作为有机桑叶综合利用的示范基地。
(三)要紧紧抓住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战略机遇,实施生物经济强市战略,充分认识“有机桑叶规范种植标准”的革命意义,积极推广“有机桑叶规范种植标准”,从绿色无公害桑叶快速过渡到有机桑叶,逐步形成有机桑叶种植带和桑蚕生物制品科技产业区,促进蚕桑业向生物科技医药领域拓展,在本市建立一个具有教学、研发、推广、生产、销售-体化的蚕桑科学园区,使“蚕桑业”这张湖州的老“名片”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在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支撑休 闲 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