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请介绍中草药“川楝子”?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1-15 15:03:15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商品主要为楝科植物川楝的果实。 [药材及产销] 川楝子Fructus Meliae Tooandan主产于四川、云南。以四川产量最大,质量亦优,销全国。此外,湖北、湖南、河南、甘肃等地亦产,一般自产自销。 [历史] 楝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苏颂谓:"楝实即金铃子也,生荆山山谷,今处处有之,以蜀川者为佳。木高丈余,叶密如槐而长。三四月开花,红紫色,芳香满庭间。实如弹丸,生青熟黄,十二月采实。"又《证类本草》所附简州(今四川简阳)楝子图及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楝实图,前者叶全缘,后者叶具缺刻。而《本草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所附楝树图,叶均具明显锯齿。因此,在明代以前所用楝实可能为川楝和楝树的果实,以后主要用楝树的果实。现今市售品主要是川楝的果实,川楝子和楝子(苦楝子)大小虽亦,功能相同。 [原植物] 川楝 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楝科Meliaceae 落叶乔木,高可达10m以上。树皮灰褐色,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叶互生,2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11片,窄卵形或卵形,长4~7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两侧常不对称,全缘或少有疏锯齿,幼时两面被浓密黄色星状毛,成长后,仅主脉及叶面常有小疏毛。圆锥花序腋生,花淡紫色或紫色,花萼5~6,花瓣5~6,雄蕊为花瓣的2倍,花丝连合成筒;子房上位,瓶状,6~8室。核果椭圆形或近球形,长1.5~3cm,直径1.7~2.3cm,黄色或黄棕色,内果皮坚硬木质,通常具6~8棱。种子扁平,长椭圆形,长约1cm,黑色。花期3~4月,果期9~11月。 生于平坝及丘陵地带或栽培。 分布于河南、甘肃、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 [采制] 冬季果实成熟呈黄色时采收,晒干。 核果类球形或椭圆形,长1.5~3cm,直径1.7~2.3cm,表面棕黄色或棕色,有光泽,皱缩或略有凹陷,具红棕色小点,顶端有点状柱基残痕,基部凹陷处有果柄痕。外层果皮薄,革质,与果肉间常有空隙,果肉黄白色或浅棕黄色,质松。果核坚硬木质,球形或卵形,有(5~7)6~8条隆起的棱线。种子紫黑色,扁椭圆形,表面具细小突起,富油质。气特异,味酸苦。 以个大、饱满、外皮金黄色、果肉黄白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皮横切面:外果皮细胞类方形,外被厚角质层。中果皮主为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约16μm;分泌细胞圆形或椭圆形,长85~197μm,宽40~127μm;维管束细小,纵横散布在内侧。内果皮主要为纤维,其中有石细胞散在,靠近中果皮的纤维多纵向排列,内侧的纤维多横向排列;此外,可见含晶细胞,壁呈不均匀增厚,常数个相联,胞腔内含草酸钙棱晶。
种子横切面:种皮外表皮细胞类方形,有明显径向纹理,外壁表面有细密的小突起;下皮为1~2列含红棕色物质的薄壁细胞;其下为薄壁细胞层,由一列类方形或略呈椭圆形的细胞组成,具纵向纹理;色素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含棕色物;内表皮细胞一列,主要是石细胞,偶见薄壁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胚乳细胞多角形,含多量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中果皮:示油细胞及草酸钙簇晶
粉末 棕黄色。主要特征 ①纤维:众多,多成束,碎断,直径7~12μm,木化,壁厚,有时可见横向纹理。②含晶细胞:壁常不均匀地增厚,木化,其中常含草酸钙棱晶。③石细胞:类圆形、长形或分枝状,壁厚或稍增厚,长43~118μm,宽16~43μm。④种皮外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外壁具小突起。(见图)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ml,浸泡过夜,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中,挥散后,残渣加0.12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50%v/v)溶液6滴,呈紫红色。(可能为三萜类反应)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醚4ml,浸泡过夜,滤过,供点样用。吸附剂:硅胶G(黄岩)湿法铺板,105℃活化1小时。展开剂:苯-丙酮(9:1)。展距18cm。显色剂:0.12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喷雾后,加热。 [性味及功效] 味苦,性寒,有小毒。有清热除湿、止痛、杀虫功能。用于胸痛、胁痛、胃痛、疝痛、痛经、虫积腹痛。用量5~10g。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实验真菌有抑制作用。临床曾治疗急性乳腺炎、头癣等,收到一定效果。本品有毒,中毒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四肢麻木无力、阵发性抽搐、头痛、头昏、恶心。休闲 居 编 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