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圈腿能医治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1-29 08:36:46
银幕上的卓别林罗圈着双腿,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到处出洋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不能自止。可是当做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的听说自己的乘孩子得了佝偻“O”形腿时,则会忧心忡忡,不由自主地想到“孩子将来会不会像卓别林那样走路呢?”“孩子弯腿能医直吗?”……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先得从佝偻病孩子的骨为什么会变形谈起。
休 闲 居 编 辑
形形色色的佝偻病骨骼变形 小儿佝偻病主要原因是缺乏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一方面是小肠吸收钙磷不足和肾脏排出钙磷增加,造成体内钙磷不足;另一方面是新骨生成障碍,不能钙化和已长成的骨骼脱钙。因此,在佝偻病时骨骼变化有两大类:1。骨发育不成熟,骨样组织在局部堆集;2。已成骨骨质疏松软化变形。这些变化具体表现为以下症状:
骨样组织堆集──四方头(双侧额、顶骨骨化中心突起,使头呈方形),肋骨串珠(前胸双侧肋骨近端膨出成小珠状)、手或脚镯(手腕和脚踝部骨端圈状隆起,状似戴镯)。
骨软化──头颅骨软化,按之像乒乓球样可凹陷(见于3~6月大患儿);前胸下部肋骨外翘,与上部肋骨间产生凹沟,称肋膈沟;胸骨前突,即鸡胸;胸骨向内凹陷,即漏斗胸;双下肢弯曲成“O”形或“Ⅹ”形(见于1岁以后)。此外还可有脊柱和骨盆变形。
骨骼变形能医好吗
一般说,骨样组织堆集,像肋串珠、手脚镯等,是佝偻病活动期的表现,经过合理治疗后佝偻病进入恢复期,骨样组织部分被吸收、部分钙化成骨,突出部分就会逐渐消失。四方头也会逐渐变圆,但佝偻病酿成的大头却是“终身制”。骨软化表现,像鸡胸、肋膈沟、腿变形,并不反映佝偻病是否活动,经治疗后变软的骨会重新变硬,但虽发生这些变化,弯曲的腿并不因此而变直。由此可见我们医治佝偻病并不能以鸡胸或“O”形腿能否纠正为标准。我们曾见一些孩子因鸡胸或“O”形腿而连续注射5、6支维生素D(,2)D(,3),骨变形仍未见好。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因为维生素D严重中毒带来的危害远甚于“O”形腿。骨骼变形只能随着孩子骨骼长大,同时辅以适当锻炼,才会慢慢纠正,操之过急,往往会矫枉过正。
正确治疗佝偻病
究竟怎样治疗佝偻病才正确?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总的来说,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佝偻病期来合理治疗。
一、确定佝偻病是否活动看佝偻病是否活动,主要看临床表现。这些表现是:小儿易恼、烦躁、睡眠不安、多汗、夜惊、枕部脱发等。但由于这些症状,特别像多汗、烦躁,也见于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多病常用退热药的孩子,因此,单凭这些症状并不可靠。若经过正规维生素D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最好做较客观的检查,如长骨端Ⅹ线拍片,验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如均已正常则切忌继续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只要多晒太阳,或每日服浓缩鱼肝油4~5滴,同时加服钙片即可。
二、骨骼变形的辅助治疗和预防因为小儿骨骼处于不断生长之中,一些辅助治疗有益于骨骼矫形。如鸡胸孩子可鼓励其多俯卧(趴着睡),俯卧位做抬头动作,孩子长大后多做扩胸动作,锻炼胸迹“O”形腿应多捏大腿内侧肌肉,辅以按摩。“Ⅹ”形腿按摩大腿外侧肌肉,为了预防畸形发生发展,佝偻病活动期的孩子不要鼓励其多站、多走。在佝偻病易发的3~4个月婴儿,不要“锻炼脚筋”让孩子站着摆动。严重“O”或“Ⅹ”形腿孩子,在4岁后,如无佝偻病活动,可考察手术矫正。
三、识别另一些佝偻病一般说佝偻病好发年龄1~2岁,3岁以后多数静止。如3岁以后仍有活动或病变加重,那就要考虑不是单纯维生素D缺乏,而要考虑像肾小管性酸中毒、抗维生素D佝偻病或肾性佝偻病等。
采编自家庭医生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