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护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2-09 10:34:01
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我科1997年10月~1999年1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5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1 临床资料休 闲 居 编 辑
本组25例中,男20例,女5例,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2岁;属单个椎间盘摘除18例,2个椎间盘摘除7例,25例均取自身髂骨植入融合。术后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和护理并发症。
2 护理要点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脊髓功能损害表现,加上手术部位的特殊,害怕手术会影响说话、进食,术后效果不满意及疼痛等,容易产生恐惧、焦虑、悲观等心理反应,故要针对患者出现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
(1)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
(2)请脊髓型颈椎病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手术期间无痛,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使患者有充分心理准备,配合治疗。
(3)说明情绪与疾病关系,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促进机体康复,否 则相反。
2.1.2 术前训练 颈椎前路术中要求患者仰卧,颈部处于略过伸位,同时为了暴露椎体,需较长时间将气管拉向切口对侧,术后又要求患者去枕平卧至少一周,因此,为适应术中及术后的变化,一般要求患者术前一周进行气管推移训练,术前3d去枕平卧和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防术后发生尿潴留。
2.2 术后护理
2.2.1 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颈前路手术造成术后呼吸困难的原因有:
(1) 术中牵拉气管、食管引起咽部水肿;
(2)颈部术区血肿压迫 气管;
(3)咽痛、颈部制动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4)手术刺激脊 髓可使脊髓水肿或脊神经根水肿,造成呼吸肌麻痹,引起中枢性呼吸困难。因此 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脸色的变化,必要时定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粘稠、喉头水肿者予雾化吸入,若发现患者出现乏力、嗜睡、恶心等症状时, 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1],即在睡眠时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床边备气管切开包,以便急需时使用。
2.2.2 注意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术后24h内切口引流液量应少于100 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2.3 防止植骨块脱落 颈椎活动时,在椎体与植骨块之间产生界面间的剪切力,使植骨块移动、脱出[2],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头两侧置沙袋、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至少2人翻身,1人扶头、肩、另1人扶躯干、四肢,翻身同步进行,侧卧时身体与床成45°,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使患者舒适。
2.2.4 预防护理并发症 因脊髓型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术后又要求绝对卧床,故要注意其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肌萎缩、血栓性静脉炎、泌尿系感染等的发生。对于上述的并发症要有针对性预防措施。特别强调对褥疮的预防,应给予患者睡海棉床或气垫床,并做到勤观察、勤按摩;定时擦洗和更换体位。拆线后指导患者带石膏颈围在床上坐起活动,再逐渐离床活动。
2.2.5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不仅增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知识,而且增进了护患之间沟通,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全过程,使患者了解每项治疗、护理措施的目的、作用,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护理质量。对出院患者要做好出院指导:
(1)3个月内带石膏颈围保护颈部,避免颈部屈伸和旋转活动。
(2)若颈部出现剧烈疼痛或吞咽困难、有梗塞感,可能为植骨块移位或脱落,应即时回院复查。
(3)术后3个月,经拍x光片示植骨椎间隙已完全融合后,可进行颈 部功能锻炼,开始时做颈部屈伸、旋左、旋右活动,然后再做颈部旋转活动。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若出现颈部不适时应暂时停止。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