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是怎么形成的?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12-15 18:36:28
>>>>>>>>提问
什么是斜视,它的形成机理是什么?怎么治疗?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形成原因:先天+遗传。因为眼部肌肉问题。必须在眼睛定型之前作矫正手术,越早越好!
小儿斜视应早治
眼球位置不正即斜视。在常人的认识中,斜视是影响美容的一种眼病,实际上斜视是严重影响视功能的一种常见眼病。那么,斜视是如何影响视功能的呢?
在正常情况下,眼球向正前方注视时,双眼的眼轴相互平行,外界物体分别在双眼的眼底视网膜黄斑部各自形成清晰的物象,并同时传至大脑视觉中枢,在中枢,双眼的像融合为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觉的重叠物象,形成双眼单视的功能(立体觉),这是人类的视功能之一。
双眼单视功能的形成和维持,除了眼球必需具有良好的视力以外,还必需有协调的由神经、肌肉控制的眼球运动和完善的融合功能。在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异常达到一定的程度,都可能引起双眼轴不平衡,发生眼位偏斜,表现为斜视。
斜视分为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两种。由于神经麻痹和肌肉损害引起的伴有眼球运动障碍的斜视称为麻痹性斜视。而临床上更多见的是眼球转动并无障碍的非麻痹性、亦即共同性斜视,其中以内斜视(俗称“斗鸡眼”)和外斜视(俗称“斜白眼”)最多见。
共同性斜视大多与屈光不正、屈光参差、集合和外展功能失衡有关,尤多发生于儿童时期,有一些有家族遗传倾向。
很多家长认为斜视是发烧后引起;还有认为是小儿眼睛老盯着某一方向造成。其实内斜视多发生于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大约80%患有远视。由于远视患者无论看远或看近都需要较多的调节才能看清,随之就产生过度的集合而引起内斜视。开始可仅偶然出现,是为间歇性,以后发展变为恒定性。
相反,小儿外斜视者较少,发病年龄也略大一些,发生原因多为近视眼。由于近视眼在视近或视远时调节均小于正常眼,因而相伴随的集合反射不足,导致外斜视。另外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有时发生在一只眼眼内的疾病(眼球外表可以完全正常)导致该眼视力严重下降后(如眼内肿瘤、眼底病变等),最初表现也是外斜视。
此外,融合功能不全等也是发病的原因。
斜视有单眼性,也有双眼交替发生。单眼发生者对视力的影响更大;双眼发生者往往两眼视力平衡。
斜视对容貌外观影响颇大,往往影响儿童的心理发育,然而,更重要的是偏斜眼视力减退,形成弱视,丧失双眼单视功能,所以,斜视的治疗除了矫正眼位外,更重要的是预防和治疗弱视,恢复双眼单视功能,这对12岁以下的儿童尤为重要,如失去这一治疗最佳时机,到成人时,斜视的矫正治疗则只能恢复外观,而视功能不可能恢复。因此,我们强调小儿斜视一定要早治。
辽宁中医药大学
【概述】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斜视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治疗,对病因不明者,尚无理想方法。
针灸治疗目偏视,在中医古籍文献中,未查阅到有关记载。现代用针灸治疗斜视的早期临床文章,见于1958年[1]。但到60年代末,资料仍不多,且以治麻痹性斜视为主。自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本病的治疗得到了针灸界的关注。尤其是共同性斜视,在幼儿中发病率较高,而现代医学又缺乏有效的措施,故成为针治重点。治疗方法上,以针灸为主。近年用梅花针按辨证分型叩刺治疗,取得较好的经验。此外,用电针、头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磁电疗法以及传统的隔核桃壳灸等,都有一定疗效。
针灸对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都有效果,其有效率均在80~90%左右。
【治疗】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正光1、正光2、风池。
配穴:据辨证分型取穴。
肝血不足型:眼斜,发病与高热抽搐有关,目干畏光、急躁头痛、口苦多梦,脉细稍弦或小数,苔薄白。
肝俞、胆俞、内关、百会。
脾气虚弱型:眼斜,视物不清,面色(白光)白,神倦纳少,头晕体瘦,时有便溏,脉细弱或缓,苔薄白。
脾俞、胃俞、中脘、百会、内关、足三里。
肾虚型:眼斜,多自幼发病,屈光度较薄,视力较差,头晕发枯,面色欠华,常有遗尿,苔薄或净,舌质淡或尖红。
肾俞、肝俞、胆俞、大椎、腰椎两侧、内关。
调理巩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复,视力未达到正常:
胸椎8~12,腰椎两侧,百会、大椎、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中脘。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据证型酌加。在具体选穴时,则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有屈光不正者,先增进视力,配穴之内关必加;第二阶段是在上述基础上纠正斜视,则百会或肝俞、胆俞每次必加;第三阶段为巩固阶段,则均酌取最后一组配穴。
采用普通皮肤针或电梅花针叩刺。如为电梅花针,则将特制的电梅 针针具接通晶体管治疗仪,用直流电,电压9伏,电流以强度小于5毫安,以病人耐受为度。然后在每一穴区之0.5~1.5厘米直径内作均匀叩打,计20~50下。胸腰椎两侧,由上至下各叩打3行。第1行距脊椎1厘米,第2行距脊椎2厘米,第3行距脊椎3~4厘米。如用普通皮肤针,叩打方式同上,力求用腕力弹刺,力量以中等强度为宜,至局部出现明显潮红为度。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停针半月后,继续下一疗程。患者在治疗期间坚持自我按摩两侧之正光1和正光2,每次50~100周,每日早晚2次。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共同性斜视,对象以20岁下的青少年为宜。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眼位复正,视力增加到1.0以上。显效:眼位复正或基本复正,视力增加3行,但未到1.0;或斜视程度减少一半,视力增加到1.0以上。有效:眼位基本复正,视力增加1~2行;或斜视程度减少不到一半,但视力增加2行以上。无效:无改善或改善未达到有效标准。
共治共同性斜视103例,共180只眼。以上述标准评定,痊愈57只(31.0%),显效101只(55.5%),有效21只(11.5%),无效3只(1.7%),总有效率为98.3%。内斜视比外斜视疗效好,斜视程度在15度效果较好[2]。
体针加穴位贴敷
(一)取穴
主穴:四白、合谷、球后。
配穴:内斜肌麻痹:阳白透鱼腰、瞳子{1}透丝竹空;外斜肌麻痹:攒竹透睛明、四白透承泣。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四白、球后针患侧,合谷选任1侧,左右交替。配穴据症而取。令患者取卧位(如患儿不合作,可由家属抱坐)。四白穴应摸准穴位进针,以引出触电感为佳,球后针深1.5寸,使眼眶酸胀感明显,合谷局部得气。透穴要求进针快,沿皮下送针须慢。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刮针柄半分钟。如为不合作小儿,可采取快速进针,轻度捻转不留针法,不予透刺。针后,可在配穴取1~2穴贴敷马钱子片,用胶布固定,酌情保留12~24小时。每日或隔日针刺贴敷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马钱子片炮制:先将马钱子加适量水浸泡1个半小时,再加入适量绿豆加热,直煮至绿豆开花,取出马钱子,趁热去皮,并切成片,晒干贮存于干燥容器配。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麻痹性斜视。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眼肌力恢复,斜视和复视消失。有效:眼肌力部分恢复,斜视改善,尚残存复视。无效:治疗后未见改善。
共治麻痹性斜视81例,痊愈49例(60.5%),有效为25例(30.9%),无效7例(8.6%),总有效率为91.4%[3~5]。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内斜视,①瞳子髎、风池、四白、太冲;②球后、太阳、目窗、外关;③丝竹空、鱼腰、头维、光明。
2、外斜视,①睛明、眉冲、鱼腰、合谷;②攒竹、风池、四白、太冲;③下睛明、光明(头)、曲差、京骨。
下睛明穴位置:睛明穴下0.2寸许。
(二)治法
据症而取,每次取1组穴,3组穴轮用。双眼斜视取双侧,单眼斜视取单侧。眶内穴位宜慢慢刺入,不作大幅度捻转。风池穴进针时,针尖对准对侧眼球,强剌激促使针感达到眼部。小儿速刺入,捻转半分钟左右即出针。其余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15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日。
(三)疗效评价
本法适宜于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患者。
共治230例,痊愈125例,显效35例,有效4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88.3%[6,7]。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