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亲子问题及处理方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1-01 17:30:26
现在男女平等,“发挥女性作用”的理想已经相当程度地实现了。但是,其反面,或者相对来说,妇女也有失落的东西,那就是“耐性”。例如,只生一个孩子就是这种情况。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有许多虐待幼儿、杀婴、锁闭幼儿等与孩子有关的犯罪。
多年前,在加拿大召开的精神卫生会议上,在对今后5年间所设想的有关社会病理的征询意见调查中,美国所列举项目的首要问题就是少年问题,接着是离婚和酒精中毒,占第四位的就是虐待儿童。
在日本东京都儿童商谈中心,临时保护的儿童一年就有1054名,其中26名为被虐待儿童。
在美国离婚良最高的加利福尼亚州,虐待儿童案1968年为4000件,1978年就增长为8万件,增长了20倍。这期间,全美的离婚率也增长了2倍。现在,在全美18岁以下的孩子约20%即1200万人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当然,孩子不轨行为的开始是由各种问题引起的。日本的《母原病》中这样写道:“像现在这样贪图便利的社会中,认为没有比小孩更费事更不方便的父母也不在少数。再者,随着经济的发展,钱包鼓起来的日本人花钱也形成了暴发户之风。认为多给孩子些零用钱,买一些高价华丽的玩具就行了。这种地越来越明显。这也是双亲的崩溃现象之一。”
对于孩子们的缺点,父母往往不堪忍耐,耐性不足。因此,孩子稍不如意,就怒火中烧,学习上稍比别人差,成绩落后,立刻变得十分粗暴。心情好的时候,不管是塑料模型,还是电动玩具,什么都买。
现在,站在享乐的立场上考虑夫妇关系的潮流很强。因此,把孩子视为累赘,所关心的只是夫妇一起游玩一起享乐。这决不是说不好,问题是不考虑携带孩子游玩的方式。
因为以前是大家族,那时有婆婆、兄弟姊妹等给代劳。现在,身边没有这样的人了,所以,最多不过将孩子寄放在托儿院。这样,孩子不在身边就更快乐了。对于提出改变现状的人来说,并不意味着为了孩子父母什么都可以牺牲。如果真正为孩子将来考虑的话,那么现在的父母稍许“耐性”一点儿,都会对培养孩子大有好处。日本前些年发生过20岁的学生酒后用金属球棒把父母残杀及高中学生残杀祖母后自杀的事件。出现这种事件的家庭,原因多种多样。其主因是双亲过于干涉的结果。
再有,经济上的优待也是造成娇惯儿子的一个重要原因。儿子要什么,父母就给买什么。
在“高中学生杀害祖母又自杀事件”的那个家庭,在事件发生的一年前,父母离婚,他和妹妹与祖父、祖母住在一起。祖父是大学教授。这位祖母对在知识分子堆里活动的孙子总是唠唠叨叨地干涉。这在少年的遗书、犯罪笔录中记载得很详细。
“金属球棒事件”中的展也成绩不好,两次失学。他对双亲期待他上大学,犹如海市蜃楼。在知识分子的父亲看来,二儿子学习成绩之差是怎么也不能理解的。在家庭中,看管展也的母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这不是一个衣食住有苦难的家庭,所以,这不过是展也反抗的一种表现而已。
父亲和哥哥都是知识分子,周围总是把他与哥哥相比,总是不断地斥责他说:“你要是不努力的话……”展也决不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认为刻苦学习是傻瓜。他一直被认为是在逃避学习考试,因而总是受到多方的责备。为了逃避这种郁闷的心情,他沉配于威士忌中,或是翻看男性周刊《天真的战士》中的裸体画。
这样,为了泄愤于父母对他的斥责,在狂饮威士忌后,手持各球棒,造成卤莽殴杀双亲的事件。
像这样受到过分溺爱的孩子,往往同父母间的“不平衡”有关。由于父母的某一方处于非常软弱的地位,对于育儿不经心,或因生活上的各种理由,抑或由于父亲不在家(是船员,或单身工作在外等),父母间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当父母之间的关系极端恶劣时也是这样。
负担集中在双亲的某一方,特别是负担在母亲身上,孩子很觉得可怜。不管怎样,母亲可怜孩子的情绪也会增强。这样,就造成了过分溺爱、过分干涉。孩子稍大一些,就会注意到双亲的这种亲子不正常的关系。这时,即使产生纠正这种关系的想法也是枉然。其结果,会出现从家中出走及在家庭内产生暴力的行为。
现今,出现了所谓的“家庭爸爸”,就是连孩子的尿布也要他来更换的父亲。如果作父亲的再说孩子的事“与己无关”的话是不行了。但是,如果作父亲的完全变成母亲的角色,可能会使孩子感到不自然。
如果说理想的程度,那么应是母亲不过分干涉孩子的事情。因为父亲不经常在家,作母亲的应树立应有的威严。并且,母亲在孩子面前,要绝对树立父亲的权威,并想方设法保护它。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