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MR:肝脏多发性异常信号灶,请专家来看,谢谢.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2-15 11:01:20
>>>>>>>>提问我父亲2007.12.13日做核磁共振,结果如下
肝脏MR
肝脏体积形态未见异常,各叶比例协调,肝右叶VI段见两个、左叶III段示一个类圆形长T2长T1信号,大者约1.6*1.7CM,边缘清晰,形态略欠规则,其内信号不均匀。肝脏信号在反相位较同相位明显减低。肝门区结构未见异常。胆囊不大,壁无增厚,腔内未见异常信号影。脾脏信号正常。胰腺形态、大小、信号强度正常。右肾实质内可见小类圆形长T1长T1信号灶,边缘清晰。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休 闲 居 编 辑
影像学诊断
1、肝脏多发性异常信号灶、考虑血管瘤,建议增强扫描;
2、脂肪肝;
3、右肾囊肿。
请问,多发性异常信号灶就是血管瘤吗?需要怎么治疗?肾囊肿要怎么治疗?
非常感谢!
>>>>>>>>休闲养生网回答:
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肝良性肿瘤的84%,高龄女性多见。大多为海绵状血管瘤,极少为毛细血管瘤及血管内皮瘤。多次妊娠及口服避孕药多见。病变可单发,也可多发,多见于肝右叶后段。
病理改变为肿瘤被复结缔组织被膜,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囊腔间有纤维性间隔,囊腔壁衬以扁平内皮细胞。肿瘤可发生纤维化、钙化及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小的病变多无症状,经体检超声发现,较大的病变可造成上腹不适或触及包块。巨大血管瘤可使肝脏显著增大。
[影像学表现]
1.超声表现:
显示肝内均质、强回声病变,边界大多清楚,或病变区内强回声伴不规则低回声,病变内可显示扩张的血窦。
2.CT表现:
(1)平扫:肝内低密度区,轮廓清楚,密度均匀或病变区内有更低密度区,代表血栓机化或纤维分隔,少数可见到钙化。
(2)增强扫描:
①早期病变边缘显著强化呈结节状或“岛屿状”,密度与邻近腹主动脉相近,明显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持续时间超过2分钟。
②随着时间延长,增强幅度向病变中央推近,而病变的低密度区相对变小。
③延时扫描病变呈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平扫时病变内更低密度无变化)。
增强扫描是诊断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具有特征性表现,诊断正确率可在90%以上。一般典型表现出现在动脉早期,即注药后30~60秒。因此强调正确的检查技术,即快速、团状注射造影剂,快速扫描,适时延时扫描。否则,因未见到特征性表现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3.同位素99mTC肝血池扫描及肝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表现为无肿瘤染色,边缘清楚锐利,血管瘤显影时间较长。
4.MRI:T1图像呈低信号强度,T2弛豫时间延长,表现为高信号强度组织。
[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与肝内恶性肿瘤的鉴别。
1.肝细胞癌:一般有肝炎、肝硬变病史,AFP可为阳性,静脉增强扫描有助鉴别。
2.肝转移瘤:部分肝内转移瘤增强扫描可表现边缘强化,类似血管瘤早期表现,但延时扫描呈低密度可资鉴别。
3.肝脓肿:一般病变周围界限不清、模糊,脓肿周围可见低密度晕环,典型的病变周围强化,病变内气体存在。需结合临床表现。
多发性肝血管瘤。B超示肝右叶三个高回声结节,境界清楚,内部回声呈亮光点。
肝血管瘤。CT平扫示肝右叶后有两个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灶(箭头),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增强示病变边缘呈斑点状、C字型粗条状所形成的环状增强征象,密度与主动脉接近。延迟扫描示病变全体被填充,与周围肝实质呈等密度,轮廓显示不清。
一个癌症病人用药是哌拉西林舒巴坦和培氟沙星,他可能得的什么病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