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来很快治疗冻疮~?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2-17 10:03:47
>>>>>>>>提问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在低温(摄氏10度以下)、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天气转暖后可自愈。寒冷是长冻疮的根源,所以,冬季来临时,做好防寒保暖非常重要,特别是手、脚、耳等肢端部位。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根据轻重程度,一般把冻疮分为三度。一度:皮肤呈紫红色或发青,可伴有浮肿,触之有冷感。遇暖时则转为红肿,并出现瘙痒、疼痛。二度:若受冻较重,小动脉收缩时间过久,组织损伤加重,则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破后形成糜烂或结痂。三度:由于受冻较重而组织坏死,形成溃疡。本病多是由于运动不足、局部潮湿、局部皮肤受压、气温冷暖突变、肥胖及营养不良等因素而引发的,所以预防的措施应针对这些因素,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初冬时节,天气突然变冷,此时最易冻伤,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往年发生过冻疮的部位。2、坚持体育锻炼,改善周身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及肌体的抵抗力,这是预防冻疮的最好方法。3、坚持用冷水洗手、洗脸、洗脚或进行冷水浴、冬泳等,可明显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抗寒能力。4、要着宽大舒适、渗汗能力较强的鞋垫以保持干燥,避免局部受压。
5、如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时间过久,应用温水浸泡受冻较重及局部受压的部位,或用揉擦按摩的方法加强局部的摩擦及运动,以迅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6、加强营养,注意减肥,这也是预防冻疮的重要环节。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物,也可食用酒、辣椒等发汗,以促进血液循环。
一旦长了冻疮,应尽快进行治疗,加强患处保暖,以防病情扩展。一度冻疮可用3%碘酒局部涂擦并按摩,一日数次,效果较好。或用冷水(摄氏10度左右)、热水(摄氏38度左右)交替浸泡,每日数次。二度、三度冻疮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发生感染,使病情恶化。局部按摩是预防冻疮的方法之一:①脸部按摩。两手合掌搓热后盖在脸上,然后轻柔地搓脸部,注意要顺着皮肤纹路,搓到微感发热停下。再揉捏双耳耳轮、耳廊、耳垂直到发热,②手按摩。两手搓热后交互摩搓,左手搓右手背,右手搓左手背。反复搓30次或发红、发热。③脚按摩。两手搓热后依次搓脚背、脚心各个脚趾,直到发热为止。④腿和手臂按摩。用两手依次按摩手臂及腿部,以加快血液循环,保持温暖。
如果是刚出现的还没有破,可以用10%的樟脑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70%蜂蜜和30%猪油)外用,先用温热的水浸泡局部,再涂药,然后反复揉擦患处,每天2-3次。
如果已经破了,需要配合用一些消炎的药膏,如百多邦、达维邦等,预防感染。
如果总是容易出现冻疮,可以口服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促进血液循环,如烟酸,维生素E。另外多吃羊肉和狗肉也可以预防冻疮。
1;使用冻疮膏(没有绿药膏也行)
2;可请中医师傅针灸酷风,耳门,天容,听会,听官穴
3;加强耳朵保暖,切不可再冻到
4;热敷(但水不能太烫)
5;弄点姜汁抹在耳朵上
有人介绍了两个小秘方,用过了效果还不错,你可以试试看。
1.没有破溃:仙人掌,去刺捣烂外敷患处,3天后更换。
2.有破溃时:云南白药撒于冻疮溃烂处并包扎。
冬天有冻疮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问题。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
损害初为局限性蚕豆或指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对称性好发于四肢远端,以手背及手指伸侧、足缘及足趾伸侧、下肢、面颊、耳廓等处多见。自觉局部有胀痛感,瘙痒,遇热后更甚,溃烂后疼痛。
遭受寒冷侵袭,受冻皮肤出现苍白、红肿、紫斑、灼痒、麻木、皮肤水疱、溃烂。这些症状可延续1-2个月直至天气转暖方痊愈,一些患者来年冬天会在原部位再度复发。中医认为,冻疮是由于暴露部位御寒不够、寒邪侵犯、气血运行凝滞引起。此外,还与患者体质较差不耐寒冷及少动久坐、过度劳累等因素有关。潮湿可以加速体表散热,故手足多汗者也容易发生冻疮。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速气血运行,以利疮面修复。也可预防冻疮新发。
(2) 寒冷季节注意防寒保暖。
(3) 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
(4) 年年复发者,可在夏季开始逐步养成冷水洗脸、洗足、擦身、洗澡习惯,以提高耐寒能力。
(5) 冬季怕冷者可多吃些热性祛寒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胡椒、生姜、肉桂。
(6) 每年发病者,可冬病夏治。在伏天进行几次外擦药物自疗有条件的加做红外线理疗则效果更佳。入冬前宜提早内外治疗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