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是病
人气:
7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3-12 08:38:00
据资料介绍,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年报》于1989年和1990年公布的中国自杀率为:男性(万人)女性(万人)’87年14.9/1020.4/10’88年15./1019.5/10’89年14.7/1019.6/10根据国家统计局编的《中国统计年鉴》(1990)公布的全国人口数,又可推算出1987年—1989年我国人口的自杀率:1987年为17.56/10万人,1988年为17.18/10万人,1989年为17.07/10万人。
自杀的人越多,我们对自杀的原始动因和激励因素就越要摸清。但对于自杀,我们确实还有许多方面的内容没有搞清楚。也正因如此,自杀的神秘色彩就越来越浓厚。从人性的弱点来说,人人都怕死,可偏偏自杀者却有非凡的勇气想着法儿地寻死;我们说,自杀的原因之一是贫穷,即活不下去了就死,可从统计资料上看,自杀率高的地方往往是文化、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我们说自杀是浪费生命,但生命价值高的人却偏要实施这种浪费。如何来解释这些问题?休 闲 居编 辑
专家们首先将自杀看成是一种病态。著名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自杀是社会病态;著名的德国伦理学家包尔生说自杀是道德病态;著名的德国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说自杀是精神疾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杀是一种疾病。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虽然对自杀的研究,需要医学家(精神医学、法医学、预防医学)、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政法学家等专家的多角度投入,但首先应该肯定:
自杀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异常,因此应作疾病处理。这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还是在肉体、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完全良好。”从疾病的角度看,自杀有典型或不典型的前驱症状,如情绪低落、抑郁、思维迟钝、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人格解体、注意力缺乏、性欲缺乏、失眠等;自杀有病因,如生物、心理、社会的原因;自杀有症状,如创伤、窒息、中毒;当然自杀还有预后,如死亡、残疾或恢复。由此,可以说,自杀是不是疾病,已经不是理论探讨的问题,而是承认不承认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自杀看成是一种疾病,我们就应该注意什么样的人容易自杀。
自杀者多数患有精神疾病,尤以抑郁症常见。而自杀行为又是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的常见症状。临床发现,神经和精神病患者的自杀率较普通人口高;社会地位高的专业人员自杀率较普通人口高。国外调查,自杀与文化水平、生活水平、富裕程度相关。英国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自杀率比普通人口高,但省立大学则否。研究表明,在个体心理方面,绝望是自杀危机形成的关键。精神质及神经质气质的个体,有自杀意念的易感性。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使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名牌大学里,患有精神卫生疾病的学生比普通大学的学生多。也使我们理解了德国19世纪著名伦理学家包尔生的话:“懒惰是自杀的最好预防物”,进而理解,为什么瑞士、德国、日本这些经济发达国家的自杀率很高,而非洲大陆是自杀率十分低的地区。从这个起点上认识自杀,我们也许会对自杀持一种平常的心态,进而使大众更从容地对待这一种疾病现象,找出预防和干预的有效办法。我们确实应该注重自杀预防。事实上,自杀预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历来被企图自杀者看作是结束生命的风水宝地。在那里,投海自杀者的成功率很高,绝大多数无生还。而在中国南京和武汉的长江大桥,尽管那里的风景也独好,但自杀者跳水成功的只有一半左右,因为这里昼夜有武警官兵巡逻,他们对发现自杀征兆和抢救的技术与组织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
我们还应该更加注意对医生进行精神卫生疾病发现方面的技术和心态的培训。因为自杀病多有前驱症状以及自杀征兆,这种征兆往往与神经官能症和抑郁症的症状相混淆,尤其是轻度抑郁症在临床上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易漏诊或误诊。自杀病征兆也常被患者家属或同事、同伴忽略,如一些暗语或行动不被作进一步的理解。所以,一切有关自杀病学方面的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世纪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中国将跨步迈过WTO的大门槛。其实,无论我们所处的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们的身体、心理与社会的联系状态都应该保持正常。如此,才能说明我们是健康的人。但我们又不排除有些人在精神卫生方面的免疫力较弱。
怎么办?一段语录可作为问题的简单回答: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