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的爱情——初恋的心理真谛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4-16 09:02:39
作者:梅雨
这天,大雨倾盆,一位小学五年级 的女班主任穿着雨衣,打着雨伞 前来咨询。她说她班是三连冠的 “红旗”班,后来,来了几位实习老师、其中一位高个的,课教得不怎么 样,却很有小聪明,能拉会唱。实习结 束时,班上举行“欢送晚会”,他一人 表演了两个节目:小提琴独奏《梁祝》 和独唱《一把火》,特别是独唱,学习 费翔,维妙维肖,博得满场喝彩。晚会 过后,一夜之间,全班女学生大半数着 了“魔”;或魂不守舍,“眼睛一闭, 那实习老师就站在眼前”;或发狂似的 跑到实习学校去缠那实习老师。苦苦经 营了五年的荣誉集体,就这样被捣散 了,学习成绩直线下滑。她请教心理咨 询医生该怎样扭转这个班现在的局面, 特别是该如何教育那些“疯丫头”。
休 闲居 编 辑
心理咨询医生根据班主任的介绍。
谈了三点:
第一、定性 这种类似追星现象,实际上是少女的“初恋”,文学上叫“思春”。思春者的心灵深处,暗地勾画着异性的偶像。对女孩来说,就是自己最喜欢的男影视明星或歌星、球场上的英雄、附近 的男大学生、小说中的男主角等混合起来的“混合像”;男孩也一样,把女影视明星A的眼睛、女芭蕾舞演员B的腰肢、自由体操女运动员。的大腿与胳膊,像剪辑照片一样,拼凑成整体。当内心孵的这种“理想像”一朝脱颖而出,投射到某一异性身上,“初恋”便问世了。
这里,揭示着两个基本事实:一是 初恋往往很突然,像种子破土一般,就 那一刹那,倘若在群体中,有时还会出 现类从众的群体效应;二是初恋的“理想像”在 世界上是不存在的,只能说是初恋的心像,因此,初恋从某种角度上说, 就是自己与自己的心像闹恋爱。
第二、意义 “初恋”是人生破开荒第一次,是情窦乍开,是青春活力的点燃,诚 如德国心理学家克奥娜所描述:“如同春日‘宇宙生动’‘万物更始’一般在人的身体 细胞王国里活跃。”因此,初恋在人生的历程中,既有里程碑意义,又有划时代意义。
“初恋”作为恋情,晶莹而皎洁,纯真而美好,没有一点世俗的偏见,更没凡尘的污秽。黄金的纯度只有99、9%,而初恋恋情的纯洁却是100%。正国为如此,初恋尽管短暂,但在人的记忆中却是终生的,且给内心世界以充实。
“初恋”的基本特点是“初”。初者,没有经验也,对对方,大多不观察,不理解,更不作人生盘算,既粗糙、又笨拙,严格地说, 初恋只能视作情愫,法国人生评论家罗·布留伟尔这样描绘:“一个人会从心里产生爱情,只有一次,那就是初恋。此后的各种爱情,都没有像初恋那样无意识的。”这就是说,初恋的恋情是无意识的恋情。
明乎此,我们便不难理解这样一些事实:
其一,初恋与爱情之间,并无等号存在;
其二,初恋基本上不结果,只是一朵瞬息即逝的无果之花。
如果不承认这些基本事实,反而孜孜以求,那就有可能掉过“早恋”的深渊,陷进苦 涩的沼泽,一朝“理想像”崩溃,心灵深处就会留下想象性伤痕。
第二、对策 善待初恋,对孩子不要指责。
首先,根据孩子的初恋特点,进行剖析,帮助孩子提高对人和社会的认识能力,不会观察事物,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为某种暂时现象所迷惑。
其次,转移孩子的兴趣,勉励孩子把自己的旺盛精力用于长身体、长知识,积累自食 其力的本领和服务社会的才能,抓好学习。只有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才能摆脱初恋阴影的干扰。
再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性的教育、既要传授有关性的解剖生理知识,使他们在性征出现(如男孩的初遗,女孩的初 潮等)时免于惶恐不安,还要传授有关性心理、道德知识,使他们的道德成熟与性成熟同步(力争道德成熟走在性成熟之前),更要传授性的有关自我保护的知识,严防社会不良分子的诱骗。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