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如何治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6-18 15:32:10
>>>>>>>>提问长在手上,而且会疼
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鸡眼,又名肉刺,病名始见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医学正式名称为足跖疣,为局部长期受到挤压、摩擦,导致表皮增厚而形成的厚茧。最常见于足部,是足部局限性圆锥状角质增生性损害。以患处表皮增生变厚角化,形状像鸡的眼睛[1],行走时受挤压而疼痛为主要表现。
[编辑] 病因
由于穿过紧或窄的鞋子,或足骨畸形,使高出的脚趾长期摩擦或受压,造成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而发病。
另外有硬鸡眼与软鸡眼的分别。足底骨头凸出的部位若经常受到压迫与摩擦,皮肤容易变厚角化而形成鸡眼。尤其在第五趾外缘处易形成硬鸡眼。在足趾缝间的骨头凸出处太常相互摩擦,也会形成软鸡眼,好发在第四五趾缝间。会有疼痛感,严重一点则会有灼热感。
如果在家中没穿拖鞋的话,可以与家人互相传染。
[编辑] 诊断
好发部位:皮损好发于足跖,尤其是足前中部、小趾外侧、两趾间突出处、拇趾胫侧缘及易受摩擦的部位。数目不定,多为1~2个。
典型损害:为绿豆至蚕豆大小淡黄或深黄色、局限性圆型或椭圆型角质增生,呈圆锥状、顶端呈楔状嵌入真皮内,压迫神经末梢,局部一旦受压或受挤就会引起明显的疼痛。外周有一圈透明的淡黄色环,呈鸡眼状。
站立或行走时有局部压迫痛。
[编辑] 鉴别诊断
跖疣(verruca plantaris):是由人类乳突病毒(HPV)中的HPV-2、HPV-4或HPV-7型等感染所引起,发生于足底部的寻常疣。表面疣状,粗糙不平,成污灰色,皮纹消失,用小刀刮去表面部份后呈黑斑点状或出血。跖疣捏痛明显,鸡眼压痛明显。如果是疣应尽早治疗,可请有经验的医师开刀切除处理,避免扩散。
胼胝(callus tylosis):好发于手足,界线不清的蜡黄色扁平状角质增生,面积较广,中央厚边缘薄,质硬,皮纹明显。
[编辑] 治疗
先用热水浸泡患处,削去硬皮后,鸡眼膏外贴,换药时削去已浸白部份,直到损害脱落。
也可用水杨酸苯酚软膏(鸡眼膏)外敷,1~2天换药一次。
激光烧灼、液态氮冷冻治疗、手术切除。
[编辑] 中医治疗
选用狗脊水洗剂或治瘊汤煎汁浸泡患处,每日2次,1次10~15分钟,等表面角质柔软后,分别选用水晶膏、乌梅膏、鸡眼膏、肉刺散、千金散、鸡眼散、紫玉簪膏、脚针膏等,并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后,外盖纱布。2~3日后去纱布,分离鸡眼,剔除腐渣。
鸭胆子或鲜半夏捣烂后局部外敷,应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皮肤。
小刀修削硬皮后,敷贴千金散、鸡眼散,以橡皮膏保护周围皮肤。
毫针围刺法:常规消毒后,在鸡眼周围上下左右各斜刺1针,针尖直达根底,留针20~30分钟,捻转行针2~3次,起针后挤压少许血液外溢,外盖消毒纱布,三日1次。
火针:常规消毒和局部麻醉后,火针烧红,对准鸡眼中心坚硬处快速刺入,针下有落空感或冒出白色分泌物后,立即拔针。
三棱针:常规消毒和局部麻醉后,用三棱针点刺鸡眼中央,快刺快出,挤压少许出血,外盖消毒纱布,三日1次。
灸法:鸡眼表面涂凡士林或麻油后,上置艾炷,灸4~5壮,鸡眼枯焦,3~5日后剔除残渣。
[编辑] 注意事项
不合脚的鞋子是产生鸡眼最常见的原因。鞋子应松紧合宜,使脚趾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也可使用鸡眼垫[2],以减少挤压和摩擦。应避免穿高跟,以避免恶化。
[编辑] 相关中医文献
《诸病源候论》:脚趾间生肉如刺,谓之肉刺。肉刺者,由著靴急小,趾相揩而生也。
《医宗金鉴》:此证生在脚趾,形如鸡眼,故俗名鸡眼。根陷肉里,顶起硬凸,疼痛步履不得。或因缠脚、或著窄鞋远行,皆可生之。
[编辑] 注释
^ 通常有一个核心,被多层厚皮组织围绕,其根部深嵌入肉里、顶部起硬结
^ 鸡眼垫通常是硅胶所制成,置于脚上易产生鸡眼的地方,以分散压力而达成鸡眼治疗的目的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