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是怎么引起的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6-27 22:30:47
>>>>>>>>提问休 闲 居 编 辑
>>>>>>>>休闲养生网回答:
非典型性肺炎(SARS)
非典型性肺炎(SARS)是指还没找到确切的病源,尚不明确病原体的肺炎。目前特指在中国2003年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SARS)。
中国2003年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由于医疗部门不能明确地找到致病的原因,所以在对本病的命名上曾经有过一些曲折,一开始医务人员给了它一个临时性的名字————“不明原因肺炎”(Unexplained pneumonia,简称UP)。这种诊断在临床上对原因未明的疾病是允许的,也是比较常见的。后来,由于对本病的流行病学以及病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这是一种最早是在医院外所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的炎症,于是提出了“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简称CAV)这一诊断。最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不能培养出细菌,对普通的抗菌无效等重要依据,“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这一诊断终于浮出水面,并见之于众多媒体,成为最权威的说法。而有的专家倾向于认为非典型肺炎就是过去特指的由支原体、衣原体所引起的肺炎,由于这次发生在广东的肺炎已基本排除了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故不能称为非典型肺炎,应该称为“非典型的肺炎”或“非典型性肺炎”以示区别。
[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多为干性咳嗽,偶见咯血,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与典型肺炎相对应,后者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60年代,将当时发现的肺炎支原体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但随后又发现了其他病原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目前认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引起Q热肺炎),尤以前两者多见,几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有细胞壁,因此可渗入细胞内的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而对于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无效的。
[流行病史]
2002年11月16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例特殊肺炎患者。在佛山市发现了2到3个病例。此后,河源、中山、江门、广州、深圳相继出现类似病例。
2002年12月15日,紫金县的黄可初和郭杜程先后住进了河源市人民医院。曾经接诊过他们的5名医务人员先后出现与患者相同的症状。恐慌的人们在河源各大药店门口排起了长队。当时的人们涌到了药店,但是根本不清楚应该买什么药,只是跟风抢购一些抗病毒药品。有人一下子竟然买10多盒。不久,全城药店此类药品脱销,买不到药的人更加恐慌,直到晚上9时多药店关门还有人在排队。更有的家长赶着去学校将孩子接回家避“祸”。
2003年1月2日,中山市收治类似病人。由于对这种病缺乏了解,医务人员并没有及时防护,中山市某医院有七八个工作人员被传染。从1月16日开始,中山市“肺炎流行”的谣言蔓延开来,市民纷纷到药房购药用以防备,一些人一买就是几十盒。记者了解到,一盒普通的罗红霉素10多元一盒,好一点的则要28元一盒,大多数市民一买就是好几百元。中山市最大的药品连锁店“中继大药房”负责人说,16日开始,前来药店购买罗红霉素的市民便开始增多,17日达到高峰,其属下的8个连锁店有一半出现罗红霉素脱销的局面。
2003年2月6日,广东非典型肺炎进入发病高峰,全省发现病例达218例,一下子增加45例,大大超过此前单日新增病例。而这些病例主要集中在广州,相当一部分还是接诊的医务人员。“先是从医院内部员工给亲友发出提醒短信,然后由这些亲友传给更多的社交群。正月初八到初十左右,已经流传广泛。而在广东,有相当的市民拥有两部手机。”据广东移动通讯的短信流量统计,这三日其用户共发了12600万条短信,快赶上大年三十到初一期间的拜年短信流量了。而极度泛滥的信息带来了灾难性的社会大恐慌。2月10日到11日,广州街道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观,酒店、餐馆及各种娱乐场所无人光顾。12日,连北京的药店都采取限购板蓝根(同仁堂的两盒、其他品牌五盒)的规定。
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种。在病症的病原体被确定后,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病症的特点而定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在未查明病因前,被叫做“非典型性肺炎”。
非典型性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立克次体、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
其实在医学界,人们对2003年发生的这场传染病的名称存在争议,因为已经查明,这种病其实并不是医学上通常所说的“非典型肺炎”,而是“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
对于这种型传染病,人们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概念也渐趋正确。起初人们认为,致病原因是衣原体病毒,直到2003年3月份才弄清其病原体是“冠状病毒”。我国广东医生在与病魔的搏斗中,根据其临床上有发烧、咳嗽、肺部有阴影等肺炎共性症状,但与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肺炎相比,症状不够典型,病原体尚未完全明确,而且有传染性强、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等特征,于1月22日首次使用“非典型肺炎”来命名它,世界卫生组织也确认了其医学名称Atypical pneumonia,简称ATP。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的意大利籍传染病专家卡洛·厄巴尼(Carlo Urbani)大夫根据当时已经掌握的情况将其命名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简称SARS),3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以此取代了ATP。
事实上,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这一命名也没有充分反映该病症的本质特征,早有人建议应该将其命名为“传染性冠状病毒肺炎”(果真如此,可缩略为“冠肺”)。这种建议虽然尚未被社会和医学界接受,但足以佐证了SARS和非典一样,都是反映人们一定阶段对事物区别性特征的认识。
目前已经找到治疗方法,中国和欧盟科学家联手,成功找到了15种能有效杀灭非典病毒的化合物,为合成非典治疗药物提供了新方法。中欧科学家2005年6月9日在杭州结束的“中国—欧盟非典诊断及病毒研究”项目学术年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
香港大学的新近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SARS病毒野生宿主
计算机汉字输入专家周钢曾于2003年建议“非典型性肺炎”可以称为“肺痶”。
不过,仍然建议应该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命名原则,在医学界称之为SARS(音“萨斯”)。香港医学界在第一时间与WHO一样,改称为SARS,中国大陆地区,因为民间一直以简称“非典”来称之,故在词条本身,不建议更改。
传统医学上的非典型肺炎是相对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症状比较典型,如发烧、胸痛、咳嗽、咳痰等,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增高,抗菌素治疗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发现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引起,症状、肺部体征、验血结果没有典型肺炎感染那么明显,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无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其临床特点为隐匿性起病,多为干性咳嗽,偶见咯血,肺部听诊较少阳性体征;X线胸片主要表现为间质性浸润;其疾病过程通常较轻,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称起源于1930年末,与典型肺炎相对应,后者主要为由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20世纪60年代,将当时发现的肺炎支原体作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但随后又发现了其他病原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目前认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军团菌和立克次体(引起Q热肺炎),尤以前两者多见,几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这些病原体大多为细胞内寄生,没有细胞壁,因此可渗入细胞内的广谱抗生素(主要是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其治疗有效,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而对于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无效的。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