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错别字的方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3-17 13:35:35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在错别字的类型中,常见的一种是形近相混,把偏旁写错,如把“纸”写成“@①”,“慕”写成“@②”。解决这类问题有一个方法,就是记少数,推多数。
汉字在相似的偏旁中,有的偏旁可以配很多字,有的偏旁只能配少数、甚至个别的字。如“圣”与“jīng@③”形体相近,但用“圣”做偏旁的,常用的仅有“怪”与“蛏”这两个字,记住了这两个字,就可推断出“经”“轻”“劲”“径”等字不是“圣”旁,而是“jīng@③”旁。再如“十”与“忄”是两个不同的形旁,人们常混,实际上汉字中以“十”作偏旁的只有“博”与“协”这两个字,而用“忄”作偏旁的字不少,只要记住这两个字,也就不会误用这两个偏旁写错别字了。还可举出一些例子,像“斤”“斥”作偏旁的字,有“斥”字旁的,常用的只是“诉”“柝”“拆”,从“斤”的字可多得很,如“折、析、听、斧、断、芹……”。“氏”与“氐”也常常写混,用“氏”作偏旁的是少数,常用的只有“纸”,“纸”下没加点,其他多从“氐”,下边要加点。从“廴”的有“建”“延”“廷”,其他多从“辶”旁。……可见记住了少数字的写法,也就能掌握多数字的写法。
休 闲 居 编 辑
同学们不妨试着把相似形旁易混的形近字排列一起,看看哪类字占多数,把少数字记住了,也就掌握了多数字的写法,也就可以减少错别字了。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纟加氐
@②原字莫下加水
@③原字轻去车
纠正错别字的常用方法
随手翻开学生的作文、日记或作业,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有的情况还很严重。一句话里有时竟出现了四五个错别字。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他们缺乏汉字结构、词义辨析、语音等方面的知识,如把“承前启后”写成“成前起后”、把“矫健”写成“骄健”。二是粗心大意,不求甚解,对自己要求不严。新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不写错别字”。为了让学生正确运用汉字表情达意,减少错别字,笔者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 抓特点,讲辨别。
学生由于对字形、音、义不了解,或者理解模糊,粗枝大叶,而常写错别字。笔者归纳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得出形似音同易误、形似音异易误和形异音同易误三种情况。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做了以下工作:
1. 辨清字形。
对于字形相近,容易引起错觉而写成别字的,就错觉所在,进行辨析,帮助学生突破字形难点。如针对“仰”易错为“抑”、“眨”易错为“贬”、“慨”易错为“概”,教师指出这类字字形差别的特点是“字的左半部不同,右半部相同”,让学生注意辨清。针对“徒”易错为“徙”、“折”易错为“拆”、“捐”易错为“损”,教师指出这类字字形差别特点是“字的左半部相同,右半部不同”,让学生注意辨清。针对“怒”易错为“恕”、“熬”易错为“煞”、“炙”易错为“灸”,教师指出这类字字形差别特点是“字的上半部不同,下半部相同”,让学生注意辨清。针对“熨”易错为“慰”、“裳”易错为“”、“荼”易错为“茶”,教师指出这类字字形差别特点是“字的上半部相同,下半部不同”,让学生注意辨清。通过教师的帮助分析,学生会加深对这些错别字的理解,从而突破字形难点,减少这类错别字的出现。
2. 讲清字义。
有些容易混淆的字,应指导学生从基本意义上加以辨清。如“矛盾”的“矛”错为“茅”的,便可指出前者是长柄有尖的武器,后者是草木植物。也有的错字错在成语里,如“拾金不昧”的“昧”错写成“味”,便可指出前者当“隐藏”解释,成语意思为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如写成“味”成语就解释不通了。这些错别字皆因未懂字义、词义,因此教师要着重讲清字词的意义,学生用起来就会注意该用哪个意义的字了。
3. 掌握规律。
有些错别字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字的构成而出现的。在纠正错别字时,教给学生一些关于字的偏旁、字的音形义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字的规律,错别字就容易慢慢减少。如“暖”学生易写成“目”旁,教师就可跟他们说明太阳一晒才暖和,所以古人写成“日”旁,而不写成“目”旁。这类结构相似而不易分清的偏旁有“冫与氵”、“阝与卩”、“木与扌”、“广与疒”、“廴与辶”、“冖与宀”、“文与欠”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分析,让学生掌握形声的特点。如古时大凡和鬼神迷信有关的字都是“礻”旁,如“社、祖、神、礼、福”等。凡表示用衣料做成的东西的字都是“衤”旁,如“被、袖、衬、衫、补”等。这样从文字学的角度去作些浅显的解释,效果不错。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