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肠肿瘤晚期灌肠疗法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5-20 12:08:48
>>>>>>>>提问呕吐,腹胀痛,呕吐时间达12小时,呕吐物呈黄色粪便,大便闭塞4天,精神委糜,乏力厌食.
>>>>>>>>休闲养生网回答:
【治疗】
1.手术与中医中药的结合:
(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直肠结肠癌的首选方法。如病变限于粘膜下层,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有淋巴结转移者,则5年生存率在30%以下,如配合中药与化疗可以提高到50%左右。根据病变范围、部位及有无转移,而选择不同方式的手术:盲肠癌、升结肠癌,应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包括切除15cm末段回肠;肝曲结肠癌,除了切除结肠和末段回肠、横结肠和胃网膜右动脉组淋巴结外,还要结扎结肠中动脉根部,然后行结肠端侧或端端吻合;横结肠癌的切除,应包括肝曲和脾曲,以及胃结肠韧带的淋巴结组织,然后作升结肠和降结肠吻合术;脾曲结肠癌应切除左半横结肠及全部乙状结肠,再行横结肠及直肠吻合术;乙状结肠癌的切除范围,应包括部分降结肠和直肠;直肠癌应根据发生部位、早、中、晚期,决定切除范围,是保留肛门或作人工肛门。Ⅰ、Ⅱ期病例可行根治术,晚期病例只能作姑息切除或仅为解决粪便排出而作结肠造瘘术。
(2)手术前后的中西医调理:中晚期的结肠直肠癌,往往有贫血、肠道梗阻、热毒内郁(炎症及毒素吸收)或营养失调等表现。手术前针对不同的病情给予中西医的调理,如输液,补充水电解质,输血,消炎,通解大便,抗生素的肠道抑菌抗炎消毒,中医中药的扶正及纠正阴阳的失衡,都是至关重要的。术后除西医的各种治疗措施外,使用中医的“健脾理气汤”(方见胃癌术后的中西医调理项内)。术后第2~3天起,每天1剂,每剂水煎3次,多次饮服,能促进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全身免疫功能。 休闲 居编 辑
2.化疗与中医中药的结合治疗:Ⅰ期作根治性手术切除后,一般不用化疗,应定期随访观察;Ⅱ~Ⅲ期行根治术或姑息术后,均应配合化疗,首先药物主要是氟脲嘧啶,后依次为顺铂或卡铂、呋喃氟脲嘧啶、氟脲脱氧核苷、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甲环亚硝脲、环己亚硝脲等。化疗方案与胃癌类同。
化疗期间,应同时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参考胃癌的治疗方案)。
3.放射与中医中药的结合治疗:大肠癌对放疗不敏感,一般认为单纯放疗效果不佳,如出现骨转移或手术后复发疼痛,放疗可以缓解症状。对手术不彻底者也可以配合放疗。国外报道早期直肠癌的局部腔内放疗,可使3/4病例的病灶消失。
放疗期间出现副反应,可以配合中医中药的治疗。
4.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湿热郁积型:相当于Ⅰ~Ⅱ期的直肠癌及部分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癌。
主证:便次增加,排粘液血便,里急后重,或便秘腹泻交替,有时腹部隐痛,口苦无味,舌质淡白或淡红,苔黄腻或偶见白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抑癌。
方药:槐花10g 薏苡仁30g 茯苓12g 猪苓12g 白术10g 败酱草30g 川厚朴10g 白毛藤30g 仙鹤草20g 茵陈15g 川黄连9g 太子参10g
(2)淤毒内蕴型:相当于中晚期结肠癌,伴有慢性肠梗阻。
主证:便次增多或排粘浓血便或紫红果酱色样便,腹痛定位或向腰部放射,有时大便不通,腹部腹痛,气胀如鼓,可见肠形、烦躁不安、口干舌燥、舌质红赤、披黄厚苔有芒刺、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祛淤化结。
方药:败酱草30g 马齿苋20g 莪术12g 赤芍10g 半枝莲20g 白花蛇舌草20g 白毛藤20g 黄芩9g 黄柏10g 猪苓15g 金银花9g 干瓜蒌9g 绞股蓝15g
(3)脾肾阳虚型:相当于中晚期的右侧结肠癌,出现贫血及恶病质。
主证:疲乏无力,形寒肢冷,久泻久痢,或五更溏泻,肠鸣而泻,泻后稍安,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腹痛喜热,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肾健脾,扶正抑癌。
方药: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甘草3g 黄芪15g 山药12g 干姜15g 五味子9g 诃子9g 补骨脂10g 吴茱萸10g 肉豆蔻10g 川厚朴9g 铁苋30g
(4)肝肾阴虚型:病至中晚期,或见肝脏及周身痛,腹部胀满,腰酸肢软,便次增多或便秘腹胀,或有腹水,舌质红赤或绛,无苔或少苔,脉弦细。
治法:滋阴肝肾,扶正抗癌。
方药:麦冬12g 天冬12g 北沙参10g 黄精12g 枸杞子10g 生地黄12g 知母10g 女贞子15g 茯苓12g 白花蛇舌草20g 太子参25g 山药10g 半枝莲20g 绞股蓝15g
5.作者常用验方:
败酱草30g 槐花9g 地榆12g 仙鹤草30g 金银花10g 川厚朴10g 薏苡仁20g 秦皮19g 黄芩9g 党参15g 茯苓12g 白术10g 白花蛇舌草20g 白毛藤20g 甘草3g 绞股蓝15g
适应症:直肠结肠癌,便次增多,里急后重,排粘液血便。随症加减: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