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卖粮判的年数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6-20 15:18:29
>>>>>>>>提问私自卖粮上百吨,我们掌握证据.请问书记可以判多少年
>>>>>>>>休闲养生网回答:
宋代商品结构状况的变化
南宋经济史
休闲 居 编 辑
代写翻译发表论文
我国古代的市场商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区特产品,以盐铁等商品为代表,另一类是粮食和布帛类商品。这两类商品在交换市场上的结构形态,是由生产的结构状况和社会需求的结构状况所决定的。米绢贸易比盐铁贸易具有更深刻的社会经济意义。因为粮食生产和纺织手工业生产是封建时代的主要生产行业,人民生活一衣二食,米绢类商品不仅与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息息相关,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粮食和布帛在商品构成中的比重越大,说明脱离种植业、依靠商品粮为生的人口越多。以茶叶、信用证券等为代表的新商品的大量涌现,更进一步体现了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水平。所以宋代商品流通市场上的品类结构状况的变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米绢类商品跨地域流通的发展
战国秦汉时期,跨地区流通的大宗商品,主要是盐铁之类的地区特产品以及满足贵族豪富消费需求的奢侈用品。司马迁列举:“夫山西饶材、竹、谷、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柚、梓、姜、桂、金、锡、连、丹砂、犀、玳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毯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1] 。这是因为,盐铁“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仰于市,虽贵数倍,不得不买”[2] ;奢侈品“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3] 。虽然那时粮食贸易十分活跃,出现了白圭、任氏等著名粮商,《管子》等书还把控制粮食市场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内容。但此时的粮食布帛贸易主要表现为季节性的丰歉调剂,地区间的余缺调剂所引起的流通交换尚不发达,商人以牟取贱时买贵时卖的时间差价为主要赢利手段,较少追逐贱处买贵处卖的地区差价者。如白圭的经验是:“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夫岁熟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故而社会上流行的商业经营原则是“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4] 。东汉三国以降,商品货币经济凋零,在商品构成中,服务于门阀士族的奢侈品更加突出。王符《潜夫论.务本》云:“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今商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币,以惑民取产,虽于淫商有得,而国计愈失矣”。
宋代,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市场上的商品种类较之前代更加丰富。北宋《太平老人.袖中锦》列举号称天下第一的商品有:“监书、内酒、端砚、洛阳花、建州茶、蜀锦、定瓷、浙漆、吴纸、晋铜、西马、等绢、契丹鞍、夏国剑、高丽秘色、兴化军子鱼、福州荔眼、温州桂、临江黄雀、江阴县河豚、金山咸豉……”。南宋方信孺出使金国时,也向金朝统治者夸耀说:“象犀珠玉之富,俱出于二广;江东西则茶桑之陆海也;淮东西则铜鹾之薮泽也;浙西十四郡尔,苏湖熟、天下足,元帅之所知也。而况生齿日繁,增垦者众,苇萧岁辟,圩围浸广,虽不熟亦足以支数年矣。浙东鱼盐之富,海藏山积,食之虽众,生之无穷。闽自为东南一大都会,其支郡有六,又且兼江、淮之所入”[5] 。
与此同时,商品的结构状况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反映在商业资本的经营内容上,以盐铁为代表的地区特产品、珠玉香药等奢侈品固然仍占不小的比重,有所谓“商于海者,不宝珠玉则宝犀瑁;商于陆者,不宝盐铁则宝茶茗”[6] 的说法。但在商品构成中,粮食和布帛之类基本的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占据了主要地位。“夫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一心也,其有无交易,服食、器用、粟米、财畜、丝麻、布帛之类”[7] 。商人贩卖米绢等日常生活用品,既牟取其时间差价、又更多地热衷于牟取地区差价,成为商业资本的主要赢利方式。
宋代粮食市场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区间转运贸易的发达,“千里不贩籴”的旧格局已被完全打破,远距离的粮食贸易空前兴盛。“春夏之间,淮甸荆湖,新陈不续,小民艰食,豪商巨贾,水陆浮运,通此饶而阜彼乏者,不知其几千亿万计”[8] 。粮食份量重、体积大、价值低,粮商在支付运费、仓储费、包装费等成本后,要想赢利必须靠大规模经营才有可能。
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基础上,宋代形成了几个规模较大的商品粮输出基地。在长江流域,中游的荆湖一带,“地之所产,米最盛,而中家无储粮。……江湖连接,地无不通,一舟出门,万里惟意,靡有碍隔。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大商则聚小家之所有,小舟亦附大舰而同营,辗转贩粜,以规厚利。父子相袭,老于风波,以为常俗”[9] 。两浙西路北部的太湖流域,“湖、苏、秀三州号为产米去处,丰年大抵当然,看http://www.zyued.cn/tour.aspx/topic-9544.aspx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