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是怎么一回事?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0-01-28 12:06:29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休闲 居 编 辑
同性恋是一个没有科学意义的词。
从字面上,同性恋表示两个性别相同的人谈恋爱。但是,如果一个人从来没谈过恋爱,那么他就什么都不是了吗?实际上,科学家不用同性恋这个词,而是用“同性倾向”表示一个人的性倾向是同性。
那么,什么是性倾向?什么又是同性倾向?
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感受到来自特定性别的人的吸引,这种吸引综合地表现为:感情冲动和性冲动。简单地说,这就是被人吸引,还有就是一定要在“感情”和“性”两方面同时被吸引。但是,这种被动地吸引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被“特定性别的人”吸引,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或者也可能被任何一种性别的人都可以吸引(双性倾向)。
异性倾向就是指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吸引。(男人被男人吸引,女人被女人吸引。)
以上说的是吸引,跟喜欢、爱、欣赏等等的这些词都无关。——
爱祖国、爱人民、爱爸爸妈妈、爱哥哥弟弟、爱姐姐妹妹,这些同样跟吸引无关。作为一个人,你可以爱不同的人,甚至连性别都不同;但如果是说爱情,那么“吸引”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假如一个人的性倾向是异性,那么他对同性的感情只可能是友情,绝对不可能是真正的爱情。反过来,情况也是一样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被什么样的人吸引,被什么性别的人吸引,这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所以说,性倾向是不可改变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倾向在他(她)的一生中只有一种,要么是同性倾向,或者是异性倾向,再或者就是双性倾向。
——
——
——
根据科学统计,同性倾向在人口中的比例是3—5%,也就是说平均下来,100个人里面最起码有3个人是同性倾向。所以说,同性恋倾向的人无处不在,你一直都会遇到,但是不知道哪些人是,哪些人不是!
有些人的性倾向虽然是同性,但是他从小到大看到的都是“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所以他觉得自己也“应该”爱异性。他觉得同性恋是不正常的,只有异性恋才正常。
严格来说,正真的同性恋,是表示一个人的性倾向既是同性,而且他自己又能够很好地接受这一个事实。
同性恋是一种性取向或指向,具有同性恋性取向的成员对与自己性别相同的同性产生爱情、性欲或恋慕,同性恋性取向者对社会中与自己性取向相同的同性或者社会中与自己性取向不相同的同性产生爱情,具有这种性取向的人称谓同性恋者,同性恋有时候也可以用来描述同性性行为,即同性成员间发生的性行为,而不管参与者的性取向如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同性恋作为一种现代概念,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是无法直接一一对应为现代的“同性恋”的,例如古罗马的“爱者”与“被爱者”的关系与现代的“同性恋”可能有区别。 其他尚有“男风”、“走旱路”等词婉指男同性恋现象。另因李安之电影《断背山》夺得奥斯卡后,“断背”一词亦成为同性恋之别称。在现代中文口语中,常常使用“同志”来称呼同性恋者(但是在正式场合下,这个词语的原意不变),另外“同性恋”也有“同性爱”等近义词。此外还有粤语吸收的英文单词gay后的称谓“基”,用来指代同性恋。但是这个词语通常具有贬损意味。这种带有贬损意义的单词还有例如“玻璃”等。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还把男同性恋者称做“飘飘”。女同志族群中,“T”指特质倾向于阳刚,或外貌喜欢作男性化/中性化装扮者(“T”来自英文的Tomboy),但“Tomboy”的本义并没有同性恋的意思;“婆”指装扮、行为、气质阴柔的女同志(又称为P)。“婆”这个词在最早是相对于T而来,指“T的老婆”。但近年来,婆的主体性已经逐渐浮现,用以泛指气质较阴柔者。Uncle指年长的T;这个词起源于60年代,是女同志用来对长辈的尊称。在中文里则称“哥”,例如“张哥”、“金哥”。至于“拉子”、“拉拉”或“蕾丝边”指女同性恋者(由Lesbian谐音而来),最早出现在台湾作家邱妙津的女同志小说《鳄鱼手记》里,于1990年代开始流行于台湾。男同志亦有其一套使用的名词与用语,例如台湾同志文化术语里较普遍的用语是“C货”,系由英语“Sissy”及“Nancy”所衍生而来,指气质阴柔的男同志。Macho Queen(金刚芭比)指外貌非常阳刚,身型健壮,但隐约有阴柔特质或动作及想法的男同志。另外如同于女同性恋者的“T”与“P”,台湾男同恋者一般也分为“哥”(普通亦可称‘葛格’)、“弟”(亦可称‘底迪’)两种角色。但两者主要的差别并不是女性化或男性化的程度,而是保护及依赖两种概念。但一般而言,其区分是不明显且无确实定义的,主要是排阴柔气质的男性。http://baike.baidu.com/view/1.html?wtp=tt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