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壁粗造是怎么回事?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0-03-16 12:44:58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
胆囊壁增厚的病因可归纳为胆源性和非胆源性两类,在临床上前者发病较高,而后者较低且较易误诊。两者如何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结合我科诊断情况讨论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休 闲 居 编 辑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0~2004年无胆囊及胆道疾病、胆囊壁增厚厚度>3mm的住院患者486例,其中经手术及病检证实肝硬化者216例(肝硬化组),经临床确诊为急性病肝炎93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组),手术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低蛋白血症177例(低蛋白血症组),上述三组为研究组。对照组是既无胆囊及胆道系统疾病、又不包括上述各组疾病的正常老年人120例。各组的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各组的年龄、平均年龄 (略)
1.2 方法 使用仪器西门子小狮王探头频率3.5MHz。患者禁食至少10h后于次晨进行胆囊检查,于右肋缘下斜切,7~8肋间斜切扫查至胆囊最大回声区时冻结,测量与声束垂直胆囊底部最厚处的厚度、最大无回声区面积,同时测量门静脉腔径。所有病例均在超声检查前后3d内检查血浆白蛋白浓度,并在2周内至少重复1次。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ˉ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各组胆囊壁平均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肝硬化组胆囊壁平均厚度为最大。各组血浆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低蛋白血症组为最低。门静脉平均腔径除肝硬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1),其它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囊面积上述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胆囊壁厚度、血浆白蛋白、门静脉腔径、胆囊面积的比较(略)
3 讨论
胆囊壁超声测值与实际值相差很小,术前胆囊壁超声测值与术后胆囊壁实际值对照,96%相差仅在1mm以内。对照组胆囊壁正常厚度为1~3(平均2)mm,胆囊壁大于3mm被视为胆囊壁增厚。
胆囊壁增厚有非规则局限型和规则均匀型两种。非规则局限型胆囊壁增厚又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见于胆囊腺瘤、胆囊癌及胆囊息肉等。规则均匀型胆囊性增厚见于两种情况,一是胆源性疾病,如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 〔1~3〕 ;二是非胆源性疾病,如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4~6〕 。以下就影响胆囊壁厚度的因素作一讨论。
3.1 胆囊壁的厚度与血浆白蛋白水平 研究组平均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组,虽低蛋白血症组平均血浆白蛋白水平最低,但胆囊壁增厚程度不为最大,这表明胆囊壁增厚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密切有关,但不是胆囊壁增厚唯一因素。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导致胆囊壁增厚,可能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胆囊壁增厚与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是否呈正相关,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3.2 胆囊壁增厚与门静脉腔径、门静脉高压的关系 216例肝硬化患者手术及病检均证实有门静脉高压,肝硬化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低蛋白血症组,但前者胆囊壁增厚明显高于后者,这表明除低蛋白血症外,门静脉高压是构成胆囊壁增厚的重要因素,门静脉高压的重要超声征象之一为门静脉和胃冠状静脉腔增宽、迂回,肝硬化组门静脉腔径显著性高于其它组。因胆囊静脉汇入门脉系统,门静脉高压可导致毛细血管静水压上升,故门静脉高压可致胆囊壁水肿增厚。
3.3 胆囊壁厚度与胆囊大小 本文研究组与对照组胆囊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研究组胆囊壁增厚与胆囊大小无关,并非胆囊收缩可致胆囊壁增厚。本文未证实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胆囊壁不完全性收缩导致胆囊增厚。急性病毒性肝炎组门静脉腔径正常,血浆白蛋白水平略高于研究组的其它两组,但胆囊壁增厚程度(除肝硬化组外)大于低蛋白血症组,原因可能是:(1)病毒直接作用及病毒在胆系上皮复制;(2)肝细胞内受损,蛋白及胆酸的合成 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排泌;(3)肝细胞受损溶质泵失能,Na + -K + -ATP酶活性降低,致大部分水和盐被囊壁吸收,使胆囊壁充血水肿,渗出增多 〔6〕 。
3.4 胆囊壁厚度的动态观察 低蛋白血症组177例,其中手术后所致7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分别为57例、45例,经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水平恢复正常再复查,胆囊壁厚度恢复正常者分别为75例、48例、39例,敏感性分别为100%、84.21%、86.67%。
21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经门腔静脉分流术后4周复查,其中180例门静脉腔径、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恢复正常,15例门静脉腔径恢复正常,血浆白蛋白水平未恢复正常,12例血浆白蛋白水平恢复正常,门静脉腔径未恢复正常,9例门静脉腔径、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未恢复正常。除上述180例胆囊壁厚度完全恢复正常外,其余15例、12例、9例胆囊壁厚度均未完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