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冬天手防冻的建议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10-23 11:02:22
>>>>>>>>提问
冬天手老是冻伤 求个防冻的建议或求个好点的防冻霜
>>>>>>>>休闲养生网回答:休 闲居编 辑
在寒冷的冬季,很多人的手上常常会长冻疮,这是一种发生于寒冷季节的末梢部位皮肤局限性、淤血性、红斑性疾病,是冬季常见病。在气温低(10摄氏度以下)、潮湿的环境下,人体肢端的血液循环不良,加上手足多汗,缺乏运动等,都容易发生冻疮,一般天气转暖后冻疮会自愈,但在来年冬季易在同一部位复发。
冻疮不仅影响手的美观,还会发生痒、痛,如反复发作,出现破溃将会留下很深的瘢痕。加强保暖,增强体质,提高
自身防寒能力对防止冻疮的发生是很重要的。保持干燥,在易受冷部位涂搽油脂,也可以保护局部的皮肤。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物,吃辣椒等发汗,都可促进肢端的血液循环。
患了冻疮,首先要加强保暖。若冻疮仅为硬
结,未破溃时,可用辣椒酊、热酒精擦洗。若已破溃,则可用红霉素软膏、猪油蜂蜜软膏涂擦且包扎,促进其早日愈合。还可以将棉制的手套烘得干热,把手放进手套中,也可以使手部的血液循环加快。
冻疮的表现
冻疮是指寒冷潮湿条件下,肢体末端、耳鼻等暴露处的局部皮肤出现轻度冻伤。
寒冷潮湿或气候突然变化为主要因素。因此,在冬季及由冷变暖的初春,易发生冻疮。尤以营养不良、贫血和体弱的小儿多得此病,其手、脚或耳壳末端的血液循环较差,加上保暖不够,穿鞋不适或在寒冷季节仍在室外作过多的活动,均可诱发本病。
冻伤后,局部皮下细小动脉血流淤积,组织缺氧,血管壁损伤,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渗出物增多,出现局部水肿、水疱,严重者发生弥散性血栓,可导致组织坏死。
手背、手指外侧、足跟、外耳为好发部位。有时可累及鼻尖及小腿下部,大多有对称性分布,缓慢发病。早期皮肤苍白,以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或肿块,局部冷感,压之褪色,先有麻木感,继而发痒发胀,并有烧灼感,遇热后症状加重。重者肿胀加剧,发生水疱,内含淡黄色或血性液,破裂后流出渗液,形成浅溃疡,其基底暗红,周围红晕,可覆以黄色或紫色血痂,有疼痛。如继发感染可致化脓
及结痂。病程往往延长,经久不治者可发生坏疽。气候温暖时可自愈,愈后留有色素沉着斑。到冬季不加保护尚易复发。
冻疮的预防与护理
保持局部温暖和进行户外体格锻炼,即可预防发病或限制冻疮发展。
寒冷及气候骤变季节要在容易出现冻伤部位注意保暖,天冷外出时面部及手部暴露部位应涂一些油脂类防冻霜,患处须戴手套,鞋袜不能过紧,穿厚袜、棉鞋,必要时戴护耳帽或耳罩,衣服要干燥。
每晚睡觉前给小儿用热水浸泡手脚,涂油脂类防冻霜并进行按摩。
平时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饮食,如鸡蛋、牛奶等。加强体质及抵抗寒冷的能力。
保护小儿冻饬的皮肤不再受到寒冷的刺激,用棉花或柔软的厚布包裹局部防止发生感染。夜间睡眠后局部皮肤可出现奇痒,一定要防止小儿用手抓破。剪短指甲,必要时戴手套。
局部用温水袋逐渐加暖,或用葱根煮汤洗泡,并进行按摩。对早期五水疱者可采用凡士林油膏及七分蜂蜜与三分猪油配合涂抹患处,包上纱布,每日换一次。如已红肿有水疱,水疱未破可用冻疮膏,如10%樟脑醑外涂,待水疱自行干瘪。水疱发生
疡后可涂防腐软膏,如o.5%新霉素软膏、紫草膏等。
为防止冻疮复发,可采用交替温热浴,即温水38~C及冷水IO~C,轮换重复浸泡多次,以增加皮肤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