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用什么方法治疗最好?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11-24 10:09:31
>>>>>>>>提问
比如吃什么药或者用什么土方法都可以?。。。
>>>>>>>>休闲养生网回答:休 闲 居 编 辑
慢性肠炎,中成药你可以服用参苓白术散,西药可以服用氟呱酸、整肠生等平时一定要忌辛辣、油腻、烟酒、生冷等刺激。注意整肠生不能和氟呱酸一起服用哦。
慢性肠炎的食疗方法:
白芍饮
配方:白芍15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附片15克、红糖20克
制作:
1将附片炙好,先煮30分钟去水;白芍、茯苓、白术、生姜洗净,切片。
2将以上药物放入炖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加入红糖搅匀即成。
食用:代茶饮用。
功效:消炎止泻。对慢性肠炎患者尤佳。
川芎当归茶
配方:川芎5克、人参5克、白茯苓5克、当归5克、白术5克、白芍5克、桂枝5克、粟米50克
制作:
1将以上药物洗净;粟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
2将铝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即成。
食法:每日1次,代茶饮用。
功效:消炎止泻。对直肠溃疡者有一定疗效。
人参山楂茶
配方:人参10克、山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莲子10克、山药10克、陈皮6克、泽泻6克、甘草6克、白糖30克
制作:
1将以上药物洗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
2将铝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25分钟,停火,滤去渣,加入白糖搅匀即成。
食用:代茶饮用。
功效:补脾胃,止泄泻。对营养不良,皮肤缺乏光泽之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丁香面
配方:丁香2克、草果1只、白面条250克、味精3克、盐3克、胡椒粉3克
制作:
1将丁香、草果打成细粉(草果去心)。
2铝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放入白面条,再烧沸,加入胡椒粉、盐、丁香、草果、味精、面条熟透即成。
食法:每日一次,每次吃面条100克,渴汤,正餐食用。
功效:暖胃肠,止泄泻。对慢性肠炎泄泻者食用有较好疗效。
黄芪薏米粥
配方: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
制作:
1.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
2.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
功效: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仅供参考。
慢性肠炎的治疗原则:
(1)适当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禁食油煎和刺激性食物。
(2)酌用止泻剂,可给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l,每日3次。
(3)解痉剂,可用阿托品0.3~0.6mg,每日3次;普鲁苯辛15mg,每日3次。
(4)按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但病情要长。也可用3%黄连素液或5~10g大蒜浸液200ml,保留灌肠,每日一次,10~20天为一疗程。其他治疗同急性肠炎。
(5)精神性腹泻者,可用利眠宁10mg,每日3次;苯巴比妥15~30mg,每日3次。
慢性肠炎的常用药物:
(1)消炎止痛:细菌感染,除选用致菌培养有效抗生素外,可选用黄连素03g,每日3次;元胡止痛片3片,每日3次;胃肠灵4片,每日3次。病情出现发热、脱水、休克可适当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输液输血或吸氧。
(2)解痉止痛:阿托品0.5~1mg,或645-2,5~10mg,肌肉注射;或普鲁苯辛15~30mg,日3次。
(3)止泻剂
2ef
选用,次碳酸铋1~2g,每日3次;复方樟脑酊4mg,每日3次。
(4)精神性腹泻者,可服利眠宁10mg,每日3次;或眠安宁1片,日2次。
(5)中药方面:①脾虚泄泻,可给予补中益气丸或人参健脾丸。②肾阳虚衰泄泻,附桂八味丸、或附子理中丸。③肝气乘脾泄泻,予痛泻要方或逍遥丸服用。
中医对慢性肠炎的治疗:
祖国医学无慢性肠炎的病名,但根据其病的临床特点,属中医学的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范畴。其发病原因可见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和肝气乘脾、瘀阻肠络等。其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密切相关。其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
1d11
气失司为本,胃肠功能失调为辅,致气血逆乱,脏腑失调,阴阳不和等病理变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于大肠泄泻为其临床特点。
(1)脾胃虚弱
久病不愈或寒湿之邪困阻中焦,使脾胃虚弱。脾为中土,喜燥恶湿,主运主升。胃乃腑脏,喜润恶燥、主受纳主降。两者相辅相成,一纳一运,燥湿相济,共同完成吸收转运水谷功能。今脾胃虚弱,清浊不分,升降失和,致气机逆乱,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肠腑混浊而下,遂成本病。
(2)肾阳虚衰
肾为先天之本,又为命门之火脏,主一身阳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气血、脏腑的功能。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阳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致脾肾阳虚,阴寒积盛,胃关不固,中气下陷,运化失司,久泻不止,疼痛缠绵,致发本病。
中医对慢性肠炎病机的认识:
(1)病因:本病病因主要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房事过度而致脾肝肾功能障碍。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肝主疏泄、肝气条达,则疏泄有利于脾胃之气的升降。肾为先天之本,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而致泄泻遂成本病。
(2)病机:①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关系密切。②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导致清浊不分,升降失和,混杂而下,并走大肠泄泻为标。③病势:本病的发生是以先天之气不足、肝失疏泄、脾胃失和,气机升降逆乱为主,渐及它脏,脏腑失调。以泄泻、腹痛、肠鸣为临床特点。④发病: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肾阳不足、肝失疏泄,致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致泄泻。病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缠绵难愈,病程较长。
怎样辨治脾胃虚弱型慢性肠炎: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纳呆食少,食后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分析:脾胃虚弱而致泻下,主由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职所致,故见大便溏泻,完谷不化;脾虚不运,则纳食减少或食后脘闷不适,久泻不止;脾胃气虚,化源不足,致面色萎黄,疲乏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均属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主之。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苡仁理气健脾化湿,是治疗脾虚泄泻的常用方药。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配伍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而兼有脱肛者,可投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肝气乘脾型慢性肠炎的辨治如何:
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脑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
分析:七情所伤,情绪不稳,激怒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乘脾,失其健运,故腹痛则泻。肝气不舒,疏泄失常,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均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为主。
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功。
怎样辨治脾肾阳虚型慢性肠炎:
症状: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而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见脐腹作痛,肠鸣而泻,泻后自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均属脾肾阳虚不足之征象。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
四神丸中补骨脂补肾阳;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散寒;五味子收敛止泻。配合理中汤温中健脾,主治脾肾虚寒之腹泻。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入益气升阳及收涩之品,如人参、黄芪、诃子肉、石榴皮,赤石脂、炒米壳之类,亦可合用桃花汤以固肠收敛止泻。
欲饮,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弦而涩。
分析:泄泻日久,病邪入络,血瘀肠络,不通则痛,故有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瘀阻气滞,故有泻后不尽之感;口干不欲饮,面色晦滞,舌边有瘀斑,舌质暗红,脉弦而涩,均为瘀血内阻之征。
治疗:化瘀通络,和营止血。
方药:少腹逐瘀汤主之。
方中以蒲黄、五灵脂与当归、川芎配伍为君药,合元胡、没药活血定痛;桂心、小茴香、干姜温经散瘀,使肠络瘀血得散,则泄泻腹痛而止。若气血瘀滞,化为脓血,大便挟有赤白粘冻,可与白头翁汤合用,以清热凉血,利湿解瘀。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