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12-12 12:52:30
>>>>>>>>提问
>>>>>>>>休闲养生网回答:休 闲居 编 辑
菌性食物中毒
引起此类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嗜盐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肉毒杆菌等。
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因进食肉、动物内脏、蛋、鱼而引起。潜伏期6~24小时,表现为发热,黄绿色水样便,时有脓血、里急后重。如果抢救不及时,重症患者可死亡。
2.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主要因食剩饭、剩菜引起。潜伏
107
多为3小时以内,来势凶猛,吐比泻严重。可吐出黄色苦水,不发热或低热,多数病人1天即可恢复。
3.嗜盐菌食物中毒 因食海鱼、海蟹、海蛤蜊或盐渍食物引起。潜伏期8~18小时,临床症
有上腹部或脐周阵发性绞痛,大便为洗肉水样或有脓血便,多无里急后重感。
4.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因食用罐头、腊肠、咸肉或其他密封储存的食品引起。潜伏期为12~48小时或更长,不发热,胃肠症状少见,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眼睑下垂、复视、瞳孔散大、失音、咽下困难、呼吸困难,甚至呼吸麻痹以至死亡,死亡率达50%以上。
5.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多由饮食不洁或餐具污染引起,潜伏期短,4~12小时发病,腹泻较轻,无里急后重,很少发热。
预防策略:加强食物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不食变馊发酸食品。
冰箱冷藏室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下。
不要吃从冰箱内取出来放置2小时以上的熟肉和禽类腌制品。
冰冻的肉类和禽类在烹调前应彻底化冻,再充分均匀加热煮透。
已化冻的肉禽及鱼类不宜再次保存,鱼、肉等罐头食品保存期不得超过一年。
急救对策:鼓励多饮含盐饮料或糖盐水。轻者口服氟哌酸,重者送医院。
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入有毒的动植物食品,引起的中毒反应也不少见,如毒蕈、河豚、鱼胆及亚硝酸盐类植物性食物中毒等。由于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后果比细菌性食物中毒更严重。
1.毒蕈中毒 由于野生蕈系天然无污染食品,味道鲜美,故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很多野生蕈均含有有毒成分,尤其以颜色鲜艳者为甚。
预防策略:如无辨认有毒蕈的经验,切勿采摘、食用野生蕈。
急救对策:当发生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催吐、洗胃以排出毒物,口服活性碳以吸附毒物,然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2.河豚中毒 河豚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物质的鱼类,其有毒成分为河豚毒,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均不被破坏。
预防策略:由于河豚毒素耐热,一般在120℃下60分钟才可破坏,一般家庭烹调方法难以将毒素去除。因此最有效地预防中毒的方法就是将河豚鱼集中处理,禁止出售。要开展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河豚鱼有毒并能识别其形状,以防误食中毒。
3.亚硝酸盐中毒 蔬菜中的小白菜、青菜、韭菜、莴笋、菠菜、萝卜等均含有丰富的硝酸盐及一定量的亚硝酸盐。腐烂及腌制后的蔬菜,硝酸盐明显增加,进食后转化为亚硝酸盐而发生中毒。此外,卤菜中也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而且卤菜颜色越鲜艳,含量越高。
预防策略: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吃
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勿食大量新腌制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腌菜时选用新鲜菜;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开水烫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
急救对策:轻症一般不需要治疗。较重者应迅速到医院催吐、洗胃、导泻;自己可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
细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气候潮热的季节。这是由于气温高、湿度大,适合细菌生长繁殖。
细菌在被污染的食物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包括肠毒素和细菌裂解后释
1c87
出的内毒素,是发生食物中毒的基本条件。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常在进食数小时后发病,常见致病菌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类、能产生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关键是抑制细菌繁殖,大致要注意8条:
一、挑选食品,要选择新鲜、无变质的。
二、食物在食用前应充分清洗和浸泡。
三、挑海鲜,最好选择活的。
四、为防止熟食被细菌污染,切生的食品和熟的食品所用的刀、砧板要分开;做凉拌菜一定要洗净消毒,最好不要吃隔顿凉拌菜。
五、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应尽快吃完,冷冻食品进食前要加热,因为不少细菌在冷藏、冷冻条件下不会死亡,决不能把冰箱当作食品保险箱。
六、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不怕高温,因此并不是食物加热后就可以吃了,一些剩饭、剩菜经加热后仍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险,常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七、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八、消灭苍蝇、蟑螂、红蚂蚁等细菌的传播媒介。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