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是如何形成的?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12-22 09:54:48
>>>>>>>>提问
清除
>>>>>>>>休闲养生网回答:休 闲居 编 辑
牙结石又称牙石,是附着于牙齿表面的钙化和部分钙化的物质。
1)牙结石的成分据有关资料表明,牙石的成分中无机物质含量:磷酸钙75.9%,磷酸镁3.77%,碳酸钙3.17%。有机物质含量:蛋白质(角蛋白)8.34%,粘液素和核蛋白类、脂肪2.7%,水、脱落的上皮细胞、白细胞、微生物、食物碎屑6.04%。此外还有钠、锌、铝、锰等微量
107
素。2/3以上无机成分是结晶形态,如羧基磷灰石。
2)牙结石的形成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如化学物质、酶、菌斑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以菌斑为其基质,在菌斑表面,因唾液中的矿物盐沉积,食
物残渣及坏死脱落细胞的参与,菌斑形成的第2—14天即可钙化,变硬而形成结石。
牙结石沉积的多少、快慢因人而异。与口腔卫生习惯,唾液中各种物质如钙、磷的含量,饮食习惯(粗糙食物有摩擦力,不易粘附在牙面上;粘软性食物则相反,且不易刷洗),机体代谢情况以及牙齿排列均有关系。牙结石在不易洗刷到的部位、缺乏自洁作用或无功能的牙面上沉积最多。
附着在牙冠表面的矿物质称为龈上牙石。因暴露于口腔内,一般可直接看到,初为淡黄色,由于经常受到烟、茶、食物、药物、产色菌和细菌代谢产物的影响,往往着色而呈棕黄色或褐色。龈上牙石的矿物盐主要来自于唾液,沉积速度快、量多、块大并较硬,与年龄增长成正比。
附着在龈袋内及牙颈、牙根部的矿物质为龈下结石。肉眼看不到,必须用探针检查方能测知。龈下牙石的矿物盐主要来源于血清,一般沉积量较龈上牙石少而薄,牙石呈黑色,质坚硬。
牙结石的存在,不论位于龈上或龈下,对牙龈都是一种刺激因素。经常刺激牙龈可直接引起牙龈炎。龈下结石处于陨袋内,表面附有菌斑、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持久地刺激袋壁使炎症加重。同时牙石的机械压迫作用又可引起牙龈上皮破损、出血和感染。因此,牙石是牙陨病变和牙周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口腔异味、口臭、牙龈出血等病的重要因素。
3)牙结石的防治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是防治牙石形成的最重要措施。使用保健牙刷,选用含氟牙膏,采用正确的方法——“竖刷法”(剔刷法)进行刷牙,纠正“横刷法”。这样不仅可清除食物残渣、牙面菌斑、牙垢污物,防止牙结石的形成和沉积,而且还能起到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的作用。
饮食中应注意合理营养,粗细搭配。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粗纤维食物,如肉、蛋及各种蔬菜和水果,充分咀嚼以利于牙面清洁。少吃甜食及粘性很强的食品,不吃零食。饭后及时清除牙间隙内残留的食物残渣、污物,可防止牙石的形成,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
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采用超声洁牙机每年进行2—3次全口洁牙,使牙面、牙颈部经常处于洁净状态,可防止牙石的形成与沉积。
牙结石是钙化了的牙菌斑,在牙周疾病的发展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通地说:“牙结石即牙垢”,是附着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和其他沉积物的总称。要了解牙结石的形成过程,首先得从细菌说起。
口腔,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外界空气、水及食物中的细菌不断进入口腔,一部分停留在口腔内,一部分随吞咽被排除。口腔内的温度、湿度和复杂的结构都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因此,口腔中可培养出多种微生物。
进入口腔的细菌,要成为口腔口菌群中的一种,必须先在口腔内定居。唾液中的糖蛋白可在牙面上形成一层1-15微米厚的薄膜(称获得性膜),使细菌附着成为可能。一旦牙面获得
16df
膜形成,仅在数分钟内便有细菌附上去,层层沉积。这种细菌性沉积物,称为菌斑,它为牙结石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矿化核心,而牙结石形成所需的无机盐成分则来源于唾液。唾液中所含的钙磷
等矿物盐呈过饱和状态,当唾液流出导管口,进入口腔后,所含的二氧化碳张力降低一半。一氧化碳逸出唾液PH值升高,钙磷离子即从过饱和状态中析出,沉积在核心的周围。在矿物盐沉积的同时,居于核心中的细菌也遂渐矿化了,久而久之,便形成硬化的牙结石。
牙结石的形成因动物不同而异,受唾液量、唾液成分、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口腔内不同的部位,形成的量也有所不同,在唾液腺导管口相对处的牙面、如下前牙舌侧面和上磨牙颊侧面,沉积更换。
牙结石与牙周组织病关系非常密切,应引起动物主人们更多的注意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