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寒病大举进攻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2-01 14:26:43
近日,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侵入新疆北部,造成新疆地区普遍降雪;随后,四川盆地大部、重庆西南部、贵州西部、云南东北部、浙江东南部沿海、福建东部、广东东部以及台湾等地都出现了小雨或雨夹雪天气。天气一冷,诸多病痛又出来“闹腾”了。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气候变化可诱发诸多疾病,体质虚弱的老人更是容易“中招”。三九严寒,我国多数地区的大气压、风速、温差都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而变化多端的气候除了导致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外,还可能加重肺心病,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不易控制;寒冷还可以减慢血流速度,增高血液粘稠度,从而使心脏血管发生痉挛,诱发心绞痛,或者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梗死、中风。做好冬季保健,应对寒冷显得非常重要。
心肌梗死无声的“炸弹”
退休以前的张大爷爬8层楼健步如飞,可如今总要中途休息,并且伴有胸闷、气短。他去体检时,医生说他除了血脂稍稍偏高以外,其他体征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这天天气寒冷,张大爷照常下楼散步,在路上他感到有点头晕,等回到家门口,他突然神志不清,倒在地上,并口吐白沫、四肢发冷。家人将他送到医院的急诊室,心电图提示他是心肌梗死。张大爷家里人很疑惑,听说心肌梗死一般会伴有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并且伴有昏厥和出汗,而张大爷为什么没有这些症状呢?
关键词:无痛性心肌梗死
无痛性心肌梗死是没有心绞痛症状的心肌梗死,多在老年人中发生。天气寒冷时,老人血管剧烈收缩,冠脉突然闭塞,容易导致此病。无痛可能与尚未释放足量的“致痛因子”以及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有关。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有10%~20%是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老年人好发该病,而且往往就诊晚、并发症多、梗死面积大,易发生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猝死和严重心律紊乱,死亡率反而高于有疼痛症状者。
中老年人在天气变冷时,如多次发生胸、背部闷胀、沉重,出现气短、阵发性呼吸困难或咳嗽(咳白粘痰或粉红色泡沫痰)、心慌、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等症状,应高度怀疑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值得重视的是,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末梢受损,这时即使发生了严重的心肌缺血,症状也不典型:患者疼痛较轻微,甚至无绞痛症状,因此患上无痛性心肌梗死不易被发现。在寒冷天气,老年糖尿病患者更要警惕无痛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隐形的“杀手”
张大伯患高血压已经有5年了。昨天气温骤降到零下3℃,他晨练回家后便头晕、头痛,一侧身体不听使唤,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中风;几乎同时,张大爷的病友、40多岁的王大婶也因心绞痛发作而被迫住院。
关键词:血压升高
心脑血管病在冬季好发,发病诱因也是寒冷的天气。心脑血管病专家在多年观察后发现,气温在0℃以下易引起发病,尤其在寒潮袭来的头两天;而且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大。
气温骤降至0℃以下时,患者血管遇冷收缩,引起供氧心肌的冠状动脉痉挛,在血管痉挛处容易发生血小板聚集、出现血栓,使冠状动脉闭塞不通。同样,寒冷使高血压患者的脑血管收缩,小动脉持续痉挛,血压进一步升高,脑血管硬脆处容易破裂,导致出血性中风。寒冷还使血液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血粘度增加、血凝时间缩短等,加上毛细血管及小动脉阻力增大,易使脑动脉硬化患者的脑血管狭窄处发生血液堵塞,形成脑血栓,导致缺血性中风。另外,高血压病人在寒冷季节应适当增加降压药物的服用量,一般在冬季降压药物的用量要比别的季节增加1/3左右。
肺心病“气”势逼人
每到冬天天气变冷时,患有肺病的李大爷就“气”不打一处来,因此每年冬天他都要在医院里度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天气转冷的时候,李大爷先是上楼梯或快步走路时感觉气短,后来就出现反复咳嗽、咯痰,且痰量多、色浓;紧接着他就出现心悸气短,指端、口唇、口周呈青紫色,不能平卧,心力衰竭,需要接受住院治疗。其实,李大爷疾病加重的罪魁祸首就是寒冷。
关键词:上气不接下气
寒冷、干燥的空气以及病毒感染是加重肺心病患者病情的主要因素。冬天的保暖对于肺心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不小心着凉受寒就会加重病情;此外,长期氧疗也有利于病情的缓解;加强病人的呼吸肌的锻炼,可以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而加强病人的耐寒锻炼,如长期坚持用冷水洗脸则可以增强呼吸道的抗寒能力,减少该病发作的几率。
脑中风直击“司令部”
杨大爷半夜上厕所时突然出现左手、左腿无力,肢体麻木,说话含糊不清,坐立不稳,随即倒地。幸好家人及时发现,马上将杨大爷送到医院看急诊。医生为杨大爷做了头颅部CT检查,结果提示为脑中风。
天气寒冷,脑中风进入了高发期。寒冷气候易诱发脑中风,是身体的内因与外界环境变化的结果。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温度越低、气压越高,脑出血的发病率也就越高。因此,进入冬季后,天气骤冷,特别是近来的天气,气温变化幅度大,中风发病率升高。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压是引起脑溢血、脑梗塞的主要病因,紧张、寒冷的诱因加剧了病情。不少脑卒中病例都是半夜从温暖的被窝中起床如厕时发生的。
关键词:忽冷忽热
寒冷天发生脑溢血、急性心梗的病人也多为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对环境温度变化的耐受性明显降低,当遇到寒冷刺激时,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多,血液循环会加快以抵御寒冷。然而肾上腺增多会使血管收缩,引起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研究表明,寒潮来临之时,也是脑溢血多发之日。同样,血压升高形成血液循环障碍,使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引起脑梗塞,从而导致“司令部”瘫痪。
由于脑溢血所导致的后果严重,故早期的预防和治疗很重要。高血压病人尤其忌忽热忽冷。除了半夜起床,寒冷天气从有暖气的室内出外,突然受寒也容易发生卒中。患者外出要注意保暖,以免血压明显升高,引发脑溢血、脑梗塞和急性心梗。
(转载自《医药经济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