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单靠心理医生难解决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10-12 08:15:31
有关大学生自杀的问题近来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无论导致一个人自杀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比如抑郁、挫折、学业和就业压力等,在心理学看来,都是一种环境适应不良的表现,缺乏依据环境变化调节自我的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考察个体健康人格的建构过程,单纯从人生发展的个别阶段入手寻求解决,问责于家庭、学校或社会的责任缺失等都是不全面的。
具备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胜任各种角色的扮演要求,是健康人格的重要表现。
人格的建立与完善与个人遗传素质、已有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环境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解决目前大学生中比较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从上述环节入手,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负起责任。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想在较短的时间内使问题得到完全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表面上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实质上却是当前我国的诸多社会矛盾,传统的一元化价值观在短期内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价值观,往往将功成名就视为人生发展的最高追求。
子女应比父母强,孩子要比别人的强,激励着几乎所有的家长。在我们的意识中,只考虑孩子应该做什么,却很少思索自己的孩子适合做什么。尤其致命的是,社会上都强调成功,每个人都希望成功,但成功的标准不是身心的健康,不是多元化的职业选择,不是人生的快乐,而总是和权力、金钱联系在一起,社会地位的高低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社会所推崇的成功人士,百姓仰视的富人阶层,成为一元化的成功范例,激励着成千上万的学子接受升学压力,面对竞争和就业的压力。
一元化的价值观,还导致了相悖的社会现象,一边是大学生不好找工作,一边是高级技工等中端人才奇缺;一边是毕业后只想选择留在大城市,一边是基层缺少大学生。其结果是社会形成的压力越来越大,直至积重难返。
我们又不能因此责怪大学生和家长,因为在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客观存在的今天,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对于广大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而言,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基层乡村意味着不同的人生,他们当然有权利选择丰富多彩,但大家共同的目标又必然导致道路的拥阻,使人感到希望越来越小、路越来越窄。从根本上说,贫富差距、社会保障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的社会焦虑与压力也就难以缓解,而大学生自杀现象也远不是在大学中多请几位心理医生就能避免的。
(转载自《新京报》)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