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耳朵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3-11-24 17:51:25
耳朵作为人身体上不可或缺的器官,是人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渠道。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周玉芬医生提醒大家,保护耳朵,应该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做起。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很多人耳朵痒了,经常用指甲或火柴棍挖耳朵,事实上,这样的习惯非常不好,不仅不卫生,而且可能导致感染或鼓膜穿孔,影响听力,甚至导致耳聋。“耳不挖不聋”,挖耳的不良习惯一定要改变。同时,长期抽烟、酗酒、熬夜及服用某些对听神经有损害的药物等也会导致耳疾。
避免耳朵受到刺激。强烈的刺激声对耳朵会造成伤害,如鞭炮的爆炸声等刺耳的声音,会使鼓膜受震受伤,引起内耳损害造成耳聋。长期在噪音大于85分贝的环境中工作,会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应该远离噪声环境,尽量不在有爆震巨声的场合逗留。如果在噪音环境工作的人,应该尽量使用消声器、排音器和吸音器等,还可佩戴耳塞或减少工作时间,以保护耳朵。同时,年轻人常常长期使用耳塞听音乐,也会对耳朵造成伤害;女性在耳朵上穿耳洞戴耳环十分普遍。但是专家指出,耳孔易被细菌感染,甚至导致严重发炎,且过重的耳饰会拉穿耳孔下端而撕裂耳垂,并损坏耳朵的软骨。
慎用耳毒性药物。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及新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对耳朵的听神经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对幼小儿童禁用或慎用上述药物,急需使用时亦应按药典规定,决不能超过剂量。据介绍,目前得知药物及化学制剂物质能致耳聋的至少有90余种,药物致聋更为常见,50年代仅占后天耳聋的3%,70年代占35%,90年代初期占43%,90年代末已上升至54%。
注意日常卫生。游泳时耳道灌水后,可将头偏向一侧并跳动数次,使水自动流出,否则水进入中耳腔易引起中耳炎。
及时治疗耳疾耳病。随时关注耳朵和听力,因为耳部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耳聋,如耵聍栓、耳道脓肿、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等,这些疾病,都应该及时到医院治疗,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同时,平常多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以免因上呼吸道感染引发耳疾,流感、百日咳、猩红热等都容易诱发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迷路炎等,严重者可引起耳聋。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