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端起家长的架子(图)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5-02 22:52:26
楚楚的故事休 闲居 编 辑
周末正遇上深秋的好天气,楚爸楚妈和芳龄1岁半的楚楚外出游玩直至夜幕低垂才尽兴而返。
进了小区大门,疲惫的楚妈一心只想赶快回家休息,可楚楚仍玩心不减,因为她刚发现一个更有趣的玩法:坐在路边的石阶上左右移动着小身子。妈妈皱着眉,苦口婆心地向她解释了灰尘的害处,可没有起到任何效果。楚楚甚至建议“妈妈坐坐”来分享乐趣,尽管遭到了拒绝可并不影响她依然愉快地在地上来回蹭着。妈妈放弃了说教,耐着性子站在旁边等着,脑子里开始盘算起家中还有若干尚待完成的家务,当想到给楚楚洗澡这件最耗时耗力的事还没做时,心情开始烦燥起来,决定带她回家了。在和平协商被楚楚单方面否决后,妈妈强行把她抱了起来。楚楚对如此行径很不满,在大叫抗议和奋力挣扎都未见效后,突然发起了脾气,两只手劈头盖脸地朝妈妈身上抡起来!这下,妈妈真的火了,脸刷地一下板了起来,声音也不由得提高了8度,厉声喝止:“嗯——!”楚楚挥舞着的双手立刻垂了下去。“你怎么敢打妈妈?!你这么小都敢打妈妈了,长大还了得?!妈妈这么疼你,倒惯出你的脾气了!你这是不孝!你记好了:长辈都不能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不行,听到了没有!”妈妈一肚子火气喷发出来,语无伦次地都不知说了些什么,也不知她是否听得懂。
这还是妈妈头一次如此严厉地教训楚楚,以前她做了不该做的事,比如捡脏东西往嘴里放等,妈妈顶多虚张声势地“嗯”一声,看到她的小嘴往下一撇,就心疼得又把她搂在了怀里。可这次的性质完全不同了,在妈妈的心目中,“孝悌”是道德的根本,是不能改变的原则,如果第一次打妈妈时不制止她,下次她可能会去打爷爷打奶奶,长幼之序不可废,这决不能任由她发展下去!
妈妈的话出了口,内心却又为这样的声色俱厉感到不安,留心着楚楚的反应,看她会不会放声大哭。楚楚有些愣神饵,对一贯温言相向的妈妈突然变脸还没反应过来,数秒后,她搂住妈妈的脖子趴在了妈妈肩上,依然不出声。
楚楚妈强忍着想搂住女儿亲吻她安抚她的冲动,保持着缄默,等着她的进一步反应。母女俩在黑暗中默默前行。片刻后,她直起身子,点指着路过的一个个楼幢一如往日地念叨起来,就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我的心如释重负却又有了几许失落:她什么也没有明白。而我也鼓不起勇气重提此事。
进了家门,楚楚玩着玩具,一边自言自语着,我留神听来,她说的是:“不打爸爸,不打妈妈,不打爷爷,不打奶奶……”原来她都记得。
第一次端起家长的架子教训楚楚,感觉真是百味杂陈,楚楚妈妈夜不能寐。
楚楚妈的心声:自从楚楚降生以来,我就下决心做个真正会爱孩子的合格的妈妈,以豁达的心胸关爱和理解她,给她完全的爱和充分的自由。一直以来我都努力这样做着,以孩子的角度和她一起重新审视和体验这个世界。比如,喂饭时她要抓勺子,我就递给她,哪怕她撒在身上桌上的饭粒远远超过吃进嘴里的;和小朋友玩耍时起了冲突,我从不贸然插手,让她在交往中学习处事能力……我要给她创造一种愉快、和谐的环境,让她学会做自己的主人,是我的教育目标。旧式的那种粗暴简单、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家长式作风一直是我所不屑为之的,以为那只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和焦虑。但今天,我竟然端起家长的架子训斥她!当那小小的身体信赖地依附在身上的感觉竟让我有了一些犯罪感:她还那么小,那么柔弱,我这样把一个不孝的大帽子扣在她头上是不是太武断了?
《妈妈宝宝》的话
在孩子的世界里,需要权威,这种权威在家庭里是来自父母尊长,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则来自老师。尤其是,当孩子还对世事不很理解的时候,是权威架构起孩子世界中的秩序。很多成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才发现以前老师(或妈妈)的话是多么有道理啊,可惜那时候太小,不懂。其实不懂没有关系,很多靠权威树立起来的秩序,只要照做就可。当然,首先父母应确信自己树立的权威是正确的和合理的,是不伤害孩子的,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益处的。
分析一下楚楚的故事:楚楚是不孝吗?如果一个10岁的孩子打妈妈,可以认为他不尊重长辈,而对于1岁半的孩子来说,“孝”字未免还太过抽象了,她还不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但若从她还不理解的时候就没有去树立家长的权威,那等她到了可以理解的年龄,再树立这种权威就会十分困难。楚楚妈其实不必自责,在恰当的时候树立恰当的家长权威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强心剂。
不过,在“端架子”、树权威的过程中,家长还是应遵守相关的原则:
1 绝对不要向孩子发脾气
当孩子提无理要求或做出不正确举动时,妈妈不要厉声呵斥,应尽量耐心地对孩子解释。其实,不要觉得孩子太小,他其实是可以懂得道理的。相反,若不讲道理却一味发脾气,孩子永远都不理解为什么。
2 对孩子采取无视态度
如果孩子实在是不听从家长的说服教育,家长可暂时回避一下,把孩子冷在一旁,让他独处。在楚楚的故事中,楚楚妈可以作势走开,让孩子冷静一下,相信以后楚楚不敢执拗地去做不该做的事了。当然一定要保证孩子在家长的视线中,一定要保证安全。
3 不要“贿赂”孩子
如果楚楚不愿意放弃“在地上蹭来蹭去”的游戏,妈妈若要用“买好吃的”“买玩具”来贿赂她,那么孩子会渐渐养成和妈妈“谈判”的习惯,也就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某些行为会换取好东西。
4 使“不行”两个字真正起到作用
一旦对孩子说出“不行”来,就应立刻终止孩子想做的事情,而不要一种似是而非的“否定”。比如,若楚楚打了妈妈,妈妈严厉地制止了她,而改日她打爸爸或奶奶时,妈妈在场却并没有严厉制止,这让孩子感觉:只有在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或某些特殊情况下是不行的,而有时候还是行得通的。这种“多重标准”会给孩子认识世界带来很多迷惑。
好妈妈不是一朝一夕能炼成的,也许就是在一次次的“故事”与“回味”中,您能探索到当一个好妈妈的真谛。
文/刘佳
指导专家/刘秀兰(著名儿童心理学家)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