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个人卫生意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1-16 07:36:38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而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发病率较高,其次为青壮年。菌痢除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与夏季气候适宜痢疾杆菌繁殖、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
一、菌痢的症状
休闲 居 编 辑
菌痢通常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菌痢起病急,常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为稀便,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排便每天10多次,甚至更多,量少。中毒型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病势凶险,高热可达40℃,嗜睡昏迷,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无腹痛和腹泻,可发生休克和呼吸衰竭,应急送医院。痢疾病程超过两个月即为慢性痢疾,多因急性期延误诊治、营养不良、肠道寄生虫病和全身抵抗力下降。
二、如何预防菌痢
因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以防止发病。预防措施要抓住一个环节,即管理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卫生,提倡熟食,具体措施如下:
1、隔离病人:确诊菌痢的患儿进行隔离治疗,对带菌者也应及时诊治,患儿用过的餐具进行煮沸消毒,一般煮15分钟以上;粪便可在容器内加入粪便量1/5漂白粉或倍量的10% 漂拉拉扯扯粉乳,搅拌均匀后放置1—2小时才可倒入粪池中。大便后要清洁臀部,勤换尿布,尿布要烫洗,被褥和衣服要在阳光下暴晒,这样可控制感染。隔离到症状消失,每日大便<2次,外观正常,停药后经大便二次培养阴性为止。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小儿从小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勤剪指甲,不让孩子用牙咬指甲或吸吮手指。教育孩子不应随地大小便,不在地上玩耍。
3、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婴幼儿牛奶或其他乳制品一定要煮沸后消毒后再喂小孩,剩奶在冬天可以喂奶前再次煮沸,而夏天不要吃剩奶。食用的白糖一般不干净,加入奶中也要煮沸后再喂孩子。奶瓶和奶头用后洗干净,每天煮沸消毒1次,年长儿不吃生菜,不喝生水和腐败变质不干净的生冷食品,生吃的瓜果要洗干净,最好用开水烫了再吃。食物要新鲜、菜板、菜刀要生熟分开,把好“病从口入”。
4、提倡母奶喂养: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应单纯母乳喂养,尤其在婴儿患病或病后更应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对增强婴儿体质有一定好处。要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给孩子增加奶量或添加辅食时要逐渐增加,不宜加得太多。
5、大力消灭苍蝇和其孳生地生地,切断传播途径。
6、保护易感人群,对接触过菌痢的小孩,应观察七天。但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措施,人体免疫性的防御菌痢的方法。因而预防细菌性痢疾应包括上述各项措施。
三、菌痢和急性肠炎有何区别
痢疾杆菌经口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在胃里可被胃酸杀灭。但如果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胃肠功能紊乱时,痢疾杆菌可经过胃进入小肠大量繁殖,并释放出内毒素刺激肠壁,使其通透性增加而引起腹泻。被吸收入血液的毒素可以从结肠(又称大肠)粘膜排除,使结肠过敏和粘膜损伤。这时痢疾杆菌和肠道其它细菌在粘膜表面及粘膜下繁殖,进一步产生破坏作用,引起炎症、充血、水肿、溃烂化脓,并不断地脱落下来,加上肠粘膜又大量纤维蛋白、白细胞、浆液渗出,最后形成脓血便排除体外,这就是痢疾在开始期腹泻,后排脓血便地原因。
这一点很值得家长重点关注:因为菌痢患儿病初出现腹泻,往往容易和急性肠炎相混淆,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直至大便出现脓血便,或培养基出现痢疾杆菌时,才能明确诊断。
控制菌痢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其次应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对饮食、水源管理,消灭苍蝇,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