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知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10-16 09:04:21
如何避免雪崩的伤害?
行进时应避开雪崩区和雪崩槽,尽量不要破坏雪层,以采用直线攀登为好。大雪后一般2--3天内,不要在易发生雪崩的地区和雪坡上行动。登山前应掌握并了解该地区雪崩发生的规律和时间,在非要通过雪崩区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休 闲 居编 辑
1、避开雪崩多发的时间。
2、快速通过,缩短队伍间距。
3、做好行进间的保护,加强瞭望。
如何挖雪洞?
在高山地区挖雪洞,消耗体力是很大的。一般需要挖雪洞都是在下列情况:
1、是为了储存装备和食品。
2、坏天气周期短,为待机的需要。
3、丢失了宿营装备,被迫露营。挖雪洞时,首先要选好场地,避开雪崩区、流雪区、裂缝区和松散的雪坡层,最好在坡度40--45度的粗雪坡上。
雪洞一般分为开放式、封闭式和堆砌式。
开放式:在40--45度的粗雪坡上,先顺坡挖出宽1--1.5米,长3--4米,深2--2.5米的沟槽,然后根据需要垂直于雪坡面,向雪层内掏挖,到深度合适为止。雪洞挖好后,开放处用覆盖物盖好,并加固即可使用。
封闭式:在长3--4米的雪坡两端,垂直下挖1--1.5的深雪坑,然后从两端互相面对面掏挖,一直到挖通。根据需要将雪洞拓宽,将浮雪清除,留好出入门和通气孔即可。 堆砌式:可在冰川和粗雪的雪面上,将雪切成50cm见方的雪块,象盖房子那样堆砌而成。出入门应背风,留好通气孔。
如何鉴别明、暗裂缝?
冰川和冰坡上的冰体,由于本身运动以及重力、压力等作用,加上河床和坡面的坎坷不平,很容易形成各种裂缝。裂缝的深浅与冰层的厚度有关,一般都在十几米,有的深达百米以上。显露的裂缝称为明裂缝,有的裂缝被浮雪覆盖,称为暗裂缝。明、暗裂缝对人们的威胁都很大。 明裂缝的鉴别和通过方法通常为:
1、观察冰川和冰坡上裂缝的走向。
2、避开或少在冰川侧行动。
3、通过裂缝区时,要结组行动。结组行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应拉大,组与组之间的距离也应远一些。
4、明裂缝可以跨越,但在跨越时要做好相互保护。
5、宽一米以上的明裂缝,一般借用硬金属梯跨越,或者绕行。
冰川上或冰坡上的暗裂缝的鉴别和通过:
1、新雪后暗裂缝面上的浮雪成褐色。
2、在裂缝上覆盖的积雪明显下沉; 通过暗裂缝时,先将覆盖在裂缝上的积雪清除,显露出明裂缝,然后做好相互保护再通过。
遇到暴风雪天气怎么办?
在登山活动中,对突然袭来的狂风并携带着吹雪,或降雪的天气现象称为暴风雪。暴风雪天气易发生冻伤、滑坠、被雪掩埋、迷路,暴风雪给行军和宿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危险。因此,登山要科学地掌握和利用天气时机,选好待机营地,掌握好宿营原则,尤其是高山营址的选择。还要组织好接应队伍。行军中遇到暴风雪,首先要做好固定保护,注意防止冻伤。露营时突然遇到暴风雪,应加固好帐篷,严禁离营下撤或进行攀登活动。保管好防寒装备,计划好燃料、食品的使用。及时清除帐篷上覆盖的积雪,以防帐篷被积雪压塌。遇到较大的暴风雪
气,高空风强烈,帐篷必须留人管理以防风把帐篷吹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