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玩具,更给他玩的权利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11-16 17:40:43
父母亲为自己的宝宝选择玩具,是两代人最快乐的一桩事情。孩子是为了将要获得一个自己喜爱的物品而快乐,家长则是为自己爱心的付出感到满足。休 闲 居编辑
当一件可爱的新玩具交到宝宝手里,有的家长会不自觉地叮咛一句:“可别弄坏了呦!”有的家长要亲自教孩子怎样玩,还有的家长为刚买不久的高价玩具被孩子弄坏而恼火。这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或许就是我们自身的经历。天下父母心可以理解,但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孩子怎样摆弄手中的玩具都没有错。
那么,孩子会怎样面对可爱的玩具呢?
1岁左右的孩子,端详片刻后就用小手把它抓过来,或者是搂进怀里用没有几颗牙的小嘴去啃。那动作滑稽可笑,甚至很不卫生。其实,1岁的孩子正处于感觉发展的最佳期,主要利用味觉、触觉、听觉等各种感觉发展和丰富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他就是要通过去摸、去咬、去啃等方式接触玩具,好奇心通过动作表达得淋漓尽致。
2-3岁的孩子,玩具会给他(她)带来最初的新鲜感和愉悦感。他们会马上动手,依自己的能力摆弄玩具,尝试着让玩具“动作”起来。他们的玩法没有“规则”可言,经常是来回摆弄,或反复地做一个动作,毫无进展但乐此不疲。2-3岁孩子的动作协调性正是在不断地重复中学会的。只要他们有兴趣于玩具,无论怎样“不会玩”都没有纠正的必要。此时学和玩已经结合在他们自创的动作中了。
4-6岁的孩子,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新玩具的意义已非同寻常,玩具中融入了较多的感情体验,能拥有一件心爱的玩具比怎样玩显得更重要。儿童的好奇心很强,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想了解玩具的内部结构,动手能力的增长使他们能随心所欲地完成搭拼和拆装。于是,损坏行为就不可避免了。
玩具的启智作用或许就是因为它可以在孩子手中“变个样子”,当然变样就有可能变得不可收拾,这往往是令家长最生气的事情。如果孩子是为了探索玩具的秘密,除了物品价值本身值得我们惋惜之外,还有什么可恼火的呢?
孩子怎样玩玩具是其心理发展水平决定的,“沿袭”成人教给的玩法必定牵强,或者说我们传授给孩子那些玩的思路,是引导其发展还是适得其反无法确定。也许我们太习惯于成人灌输的方式,于是在不自觉中扼杀了孩子渴望创造的天性。这是一种可悲的、不自知的重复性教育。
当孩子对某一色彩鲜艳的玩具凝神注视时;
当孩子专注于某一玩具,无暇旁顾家长的招呼时;
当孩子津津乐道地摆弄着新玩具,但玩法不一定正确时;
当孩子因为探究把玩具毁坏时;
当孩子按自己的理解将玩具视为重要物品,而不是某一使用物品时……请家长旁观,暂且不要出声,让那一时刻属于孩子,把感受留给孩子去享用吧。
文/李建茹(北京安定医院主管心理师)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