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孩子回家来告状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9-17 14:20:54
当你看到孩子从外面哭着回来,并且含着眼泪对你说:妈妈,今天有人欺负我!这时,你应该怎样安慰他呢?8月25日,我们编辑部邀请了一些热心读者就这一问题在会议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休闲 居 编辑
李梅(公司职员,女儿琪琪2岁半):我的孩子胆于很小,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时,总是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也不敢反抗,常常哭着从外面回来。
亚妮(幼儿教师,女儿点点3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知道让孩子学会与同龄人交往,自己不受别人欺负,也不去欺负别人,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有时看着孩子哭得那么伤心,也有冲出去与对方讲理的冲动,但最终还是能控制住自己。
刘杰(内科大夫,儿子壮壮3岁):每次看到孩子泪眼汪汪地从外面回来,我的心都疼得利害。不过,孩子也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有时候家长不便搀和进去。
邱枫(报社编辑,儿子宝宝3岁半)我的孩子性格比较开朗,反正我的孩子也有哭着回来的时候,也有把人家的孩子惹哭的时候。我觉得,孩子自己之间的纠纷没有太多的原则问题,多不了多久,他们自己就又好了,倒是家长自己要保持冷静的态度。
亚妮:对呀,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在他们看来是天大的事儿,但在我们大人的眼中,只不过是小事一桩。孩子哭着回来,我们一定不要激动地去找对方家长,也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找对方家长,无疑是在暗示孩子:"受了委屈可以找妈妈。""犯了错可以由家长承担。"孩子有了这种观念后,容易产生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失去独立性。埋怨孩子,无非是说些"惹不起还躲不起"之类的气话,这样只能加深孩子对小伙伴的不满,却不能使孩子明辨是非,也不利于他们日后和解。
邱枫:宝宝在外面受了欺负,我都是先设法让他从激动中平静下来,再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助他弄清楚究竟是谁错了。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一定不要轻易地认为,既然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一定就全是对方的责任。其实,有些纠纷恰恰是最后受了"委屈"的孩子挑起的。例如,我的宝宝比较任性,有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喜欢玩捉迷藏,他偏偏要玩过家家,别人不同意,他就破坏别人的游戏,或者挑别人的毛病,这样就有可能引起其他小朋友的不满,甚至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敌对、攻击,致使自己受"委屈"。如果宝宝受到的"欺负"是自己"招"来的,我就要先告诉他,小朋友打人是不对的,不能做"打人的孩子"。然后,再耐心地指出他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告诉他以后应该怎么做。
李梅:可是,琪琪一般不会在小朋友面前表现得太任性,你不能不承认,有些孩子的个性就是强,为人也霸气。比如,邻居家的牛牛看上琪琪的积木了,非要借回家玩,但是一借就不想还了,还有本来许多小朋友一块玩滑梯,可是不大会儿就有个小朋友成了领导,规定谁谁谁可以滑,不让谁谁谁玩。这时候,琪琪一般表现得比较胆小。
亚妮:碰到"牛牛拿走积木不给我","小凯不让我上滑梯"之类的情况,你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和这些小朋友交涉,鼓励他"到牛牛那里把积木要回来",去告诉小凯"滑梯是大家玩的"。这样做,能够培养起孩子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让孩子懂得如何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力"。我们要培养孩子宽容的美德,但没有原则的宽容就成了懦弱。比如借积木,我们鼓励琪琪牛牛要是想借回家玩就借给他,这就是宽容。但借就是借,如果牛牛不想还,那就是牛牛不守信用,而不是琪琪不宽容了。这时候,琪琪想把积木要回来的要求并不过分,应当支持他这么做。当然,在琪琪还没有强烈的想要回来的想法时,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暗示孩子去做,因为这样会激发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容易让孩子变得狭隘。更何况,有时候小朋友借了东西没有及时归还,并不是不想还,而是忘了。
刘杰:女孩子之间的冲突一般会文雅一些,男孩子就不一样了,经常是"武斗",有时候争执不了几句就打起来了,壮壮就挨过好几次打了。有的同事说,孩子要是挨了打,就要鼓励他"别人打你你就打他",这样孩子日后才不会受欺负。可是,我不太喜欢这种处理方式,因为我不想让壮壮日后成为一个太霸道的孩子。不过,我也不希望看到他受人欺负,怎么办呢?邱枫:如果孩子受欺负到了挨打的地步,你就不要再让他去找小朋友交涉了,也不要告诉他"他打你你就打他"。"他打你你就打他"这种做法固然可以避免孩子受欺负,但也有可能使他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富有攻击性。因为打架也是孩子们的集体活动之一,正是在这个相互摩擦的过程中,他们有打架,有和好;有生气,有开心;有攻击,有退缩;有强硬,有妥协,逐渐形成自己完整成熟的个性。如果家长一味地单纯强调进攻性,那等孩子真的变成"小霸王"时,不仅是孩子的不幸,也更是家长的不幸。
宝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因为比一般的孩子小一些,有时也挨打。他回家告诉我的时候,我会非常关切地问他"是不是很疼"之类表示安慰的话,让他觉得家长是爱他的,他自己并不是孤立的;然后跟他说,"以后再有人这样欺负你,不要哭鼻子,告诉幼儿园老师,老师会批评他的。"渐渐地,宝宝就意识到受人欺负时有时需要主动还击,但还击不一定非得"以牙还牙",对于这种"不公道"的行为,应该让主持"公道"的人去管。
李梅:对,让孩子接受这些观念,不仅可以提高他的自立能力,而且对他学会将来如何在一个有规范、有秩序的社会中为人处事,也是很有帮助的。
刘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带壮壮去同事家串门的时候,要是比较喜欢人家的玩具,就会哭着闹着要,有时候还会因此和同事家的孩子发生争执,弄得我很尴尬。
亚妮:3岁左右的孩子之间闹矛盾,原因一般很简单,多数是由于抢夺别人的东西或东西被人夺所致。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不明道理,又处于一个"自我中心期",往往分不清什么东西是别人的,而把它们都当成自己的。这时,家长仅仅说一句"不准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够的。最适宜的方法是用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或其它活动引开他的注意力。如可以说:"过来,妈妈给你讲你最喜欢听的故事"或者"阿姨刚才说妈妈刚给你买的这件牛仔服可漂亮了"等等。
李梅:有时候,孩子之间的冲突是由于意见不统一引起的。比如,在玩过家家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想当妈妈,可是妈妈只能有一个,这时候就会发生冲突。
亚妮:在我们幼儿园就经常有这种现象。这时候,我们老师一般会出面调解。比如,有一次我们排《白雪公主》,小朋友都想当公主,不想当小矮人,我们就说一些"小矮人的名字多有趣呀,你看有一个叫'喷嚏'",然后我们做一个打喷嚏的动作,小朋友觉得有趣,也就愿意演了。不过,在没有调解人的情况下,3岁左右孩子很容易因此发生争吵,甚至打起架来。不过,吵多了,打多了,孩子就会发现如果没有协作精神小朋友们会不理自己,于是就学会妥协,从而能够经常与小朋友融洽地玩耍。一般来说,到了6岁左右,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已经能够做到不盲目地爱热闹,而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对伙伴有所选择,加上他们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制力,孩子们之间的直接冲突也就会逐渐减少了。
文/思聪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