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踏青中的感悟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6-07-18 08:16:31
盼望已久的春游终于来到了,孩子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早早地来到目的地等车外出。双层车来了,孩子们雀跃欢呼,一副迫不及待上车的样子。这时,一位大班老师马上提醒本班幼儿:“请大家等一等,让小班弟弟妹妹先上车;我们乘上层,下层留给弟弟妹妹。”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上车,排座位。
汽车在通往“宝岩生态园”的路上奔驰。我来到了刚才那位大班老师跟前,首先肯定了她注意培养幼儿关心弟弟妹妹的做法,然后和其他老师一起讨论怎样才能让这种行为变为幼儿的自觉行为。这时另一位老师想了想说:“我们可以利用等车的时间来请幼儿讨论:今天我们要乘的是双层车,全园有这么多小朋友,该怎样来安排呢?”尽管只是换了一种说法,但这一换却使幼儿跟随老师的被动行为变成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主动行为。休 闲 居 编 辑
一路上,孩子们欢声笑语,兴趣盎然。忽然,一位孩子问:“老师,为什么路旁的房子都在往后退呢?”一位老师顺口告诉他:“因为我们的车子在往前开呀!”应该说,这位老师的做法没错,但是能不能做得更好呢?我又与教师们进行探讨。大家觉得如果说当幼儿发现路旁的房子在往后退时,请幼儿想想看是什么原因就更好了,这就可以引出幼儿在乘车时积极参与的一次科学探索活动。
不知不觉,“生态园”到了,孩子们整理好背包焦急地等待下车,这时,一位老师说:“孩子们,下层还有弟弟妹妹呢?我们该怎么办呢?”“等一等,让他们先下车!”“大家挤着一起下车容易出危险!”“他们下车后,我们下车时可方便啦!”“他们走得慢,应让他们先排队,先进公园……”孩子们讨论得可热闹啦!主动关心他人的情感油然而发。
新《纲要》颁布、实施了,如何真正让新《纲要》的新思想、新理念体现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中。我们要历经学习、实践、思考、研讨、领悟、再学习,从而不断提高的无数次循环。我深深体会到,认识和理解新观念、新思想是比较容易的,而要把他们贯彻到教师的行为中却比较难。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幼儿学”这种传统模式时时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幼儿易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中。因而,我们要重视联系教师具体的言谈举止,引导教师们思考:是否可以换种方式说和做,以更有效地帮助教师将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一代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