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你撒谎怎么办?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5-05-24 12:16:25
星期二下午1点钟,学校给妈妈打来电话说:儿子汤姆和一个叫史密斯的孩子,在午饭时打起架来。3点35分,10岁的汤姆回到家里。妈妈开始同他交谈。
“你今天过得怎么样?”“还好,您做的三明治午餐非常可口。”“谈到午餐,你得告诉我,是否发生过什么事?”“没什么呀,一切正常。我们玩了一会儿棒球,就是这样。”“真的没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吗?”“没有。”“好,你听着,年轻人!你这是在对我撒谎!今天,我接到了学校的电话……” 休 闲 居 编辑
从上面的对话当中,你显然发现:妈妈是在有意考验孩子。毋庸置疑,妈妈想从孩子那里获得信息,就此对孩子的表现做出判断。此时的她,真像是一台“测谎仪”。她要考验儿子是否对自己说实话。她处理问题的办法正确吗?答案是否定的。
作为家长,你知道孩子可能出现问题了,要通过更合理的方式了解情况,而不能有意设置圈套,让孩子陷入困境,窘态百出。让我们设想一下:一天晚饭后,你不厌其烦地反复询问孩子:“你是否完成了家庭作业?”前6次回答,孩子精神抖擞,拼命点头。不过你不是个容易上当的人。你不屈不挠地问到了第7次。孩子痛苦的神经,终于崩溃了!他无限懊恼地承认:还有一些数学题没有做呢。孩子的回答让你生气。没有做完作业,就胆敢外出玩耍,还撒谎!这真是太可恶了!与此同时,你也多少有些沾沾自喜:姜是老的辣,自己终归技高一筹。无论孩子如何尽力掩盖,还是从他那里套出了真相,你能不自鸣得意吗?“笑话,还想蒙过我的眼睛!白日做梦!”
你真的胜利了吗?可我要告诉你:在你反复讯问孩子的过程中,你给了孩子6次练习机会,让他系统地学会了一门技能:撒谎!我知道你有自己的算盘。你想让孩子明白:不管怎样,他们休想从你那里蒙混过关。你要确保“测谎仪”运行正常,让孩子乖乖地现出原形。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孩子的确可能妥协,交代事情的真相。不过有时候,他们未必甘心失败。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寻找出路。在此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成了地道的“谎言家”。而你呢?你就像是个助纣为虐的培训师,你特地为孩子开设了“撒谎训练高级课程”。
究竟怎么做呢?——要以更加合理的方式,了解事情的真相。孩子做了错事,而你想探究实情,就应该直截了当地询问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且只问一次就够了。如果孩子向你讲述了情况,但后来你发现,孩子其实对你撒了谎。那你该怎么办呢?连同撒谎本身在内,对他们的过错一并处罚就是了(相应地使用小原则或者大原则)。
提醒你一点:如果怀疑孩子做了错事,试图了解实情,你不应随随便便,或者不假思索地提出问题。这会使孩子感到慌乱和震惊,使得他们做出本能的反应——撒谎。他们这样做,其实不过是想尽早结束谈话,摆脱你的纠缠,以不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
如果孩子果真出了问题,你甚至知道某些血迹斑斑的细节,应当怎么处理呢?还是回到上面的例子中。你可以这样说:“今天中午发生的事情,我希望你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不过不是现在。你先好好想一下,我们15分钟以后再谈。不过我得提醒你:我已经同老师谈过话了。”你没有过多地说教,也没有大为光火。不过你要让孩子明白,你的尊严不受侵犯。他绝不可以对你撒谎。有了这些也就够了。如果面临如下情形:1 你知道所发生的事情;2 在这件事情上,孩子极有可能不说实话——这时候,不管你提出怎样的问题,跟着只要说一句:“我已经知道了一切。”接着,平静地采取处罚措施就可以了。这样,你就没有给孩子任何撒谎的机会。
孩子还没来得及撒谎和狡辩,就惨遭处罚,当然会感到沮丧和生气。他们可能指责你“偏听偏信”,或者“滥用刑罚”。你用不着理睬他们。你径直向孩子发出警告:“我希望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你也可以说:“我希望你以后表现得更好。”
孩子可能通过撒谎,逃避某些日常工作,比如家务劳动或家庭作业。你可以直接指出问题的所在。面对明摆着的事实,孩子无法自圆其说。如果孩子经常谎称完成了家庭作业,你就可以同老师进行沟通和配合,请老师提供当天的作业清单。通过清单,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孩子就没有理由撒谎了。孩子撒谎不好,不过不是世界末日。其实不单是孩子,不少成年人也是谎言成灾。孩子不说实话,不意味着他们已误入歧途,不可救药;不意味着孩子对你缺乏爱,丧失信任;不意味着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进少年管教所。当然,从另一方面说,撒谎毕竟不是什么好事,不可对其姑息迁就,不可让它愈演愈烈,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壮大。孩子出现了撒谎的情形,你要认真、彻底而深入地解决。记住:孩子偶然撒了“小谎”,你尤其要谨慎,注意自己的反应,重视采取的措施。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依不饶,情绪激烈,连珠炮似的不断攻讦,只会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你的水深火热的纠缠和围剿,那样的话,几年下来,你真可说是大功告成:你培养了一个真正的“谎言家”。
到这里,我应当向你表示祝贺了。你已历经了魔法教育的第一个阶段——制止孩子的“消极行为”。你已经知道如何施展魔法,采取相应的处罚手段,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你即将进入另一重大的教育环节——如何激励孩子的“积极行为”。
≡ 查看、发表评论 ≡